盐城"寒食节"和立夏的风俗
发表日期:2010年2月1日 共浏览372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清明是农历24个节气之一。清明前一日,古称"寒食节",这是为纪念古人介子推的,他是春秋时期随晋文公流亡的从臣。这一天,习俗不举火烧东西,不吃熟食,仅以干粮充饥,直到次日清明那天中午才重新炊饭,因而称为"寒食"。旧时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门檐插上柳枝,有的妇女带柳叶花,而且要备饭菜,化纸钱,以祭祀祖宗,还到祖坟上去扫墓,修葺家祠,出谱排辈,选立族长等。今天在清明前后,改为由机关、团体、工厂、学校组织人员到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塔、墓地祭扫,敬献花圈,以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
立夏农历24个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5月5日或6日,农历是三月四月之间。这一天,各地有吃鸡、鸭、蛋和烧饼等习俗,尤其以吃蛋为特色。这一天,人们不睡午觉,不做门槛。要求在中午人人用秤秤一下体重,以示可避免"瘦夏"。有一诗描写:"时逢立夏出奇谈,巨秤高悬坐竹篮,老少不分齐上秤,纽绳一断最难堪。"
|
|
|
上一篇:“皂河龙王庙会"
|
下一篇:二月初二"落天灯"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