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四川省 >>四川民俗风情

土家“哭嫁歌”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1日  共浏览371 次   出处:www.seeinchina.cn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

  土家女哭嫁习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离别,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

  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嫁”多在婚礼前三日开始,哭三天三夜。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数碗,邀亲邻少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嫁歌每首四句,先从母亲哭起,接着是父、祖、兄弟、姐妹。“哭”完直系亲属再“哭”旁亲。“哭”到哪位旁系亲人,则此人需送钱添箱。凡是来“劝”哭的人都要哭遍,女性则须陪哭。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感谢养育恩,诉说离别苦,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惋动人。

  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本是土家民族独特风俗的传承,也是土家文化之精髓。十年前,土家女子出嫁时不会哭或哭得不动人,还会被人耻笑,而现在,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却极少有人再哭了。

  大概这也是土家民风民俗日益零落的迹象吧。或是土家旅游业热点多卖点少的根本原因之一。

  别失却那分土生土长的古朴韵味,别失却那分原始的生态文化,愿哭嫁歌不会成为土家族的“千古绝唱”。


Google
 
上一篇:凤舟赛
下一篇:扎如寺“良敏王清”庙会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05.46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