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四川省 >>四川民俗风情

硗碛锅庄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1日  共浏览402 次   出处:www.seeinchina.cn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硗碛锅庄内容广泛,或表现大自然,或歌颂劳动与生产,或表达理想、追求与爱情,或讥讽懒汉、惩罚丑恶和颂扬宗教神灵。歌词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和创造性,展示了硗碛藏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进取精神。

      平时,当某户藏民家遇到结婚、新房落成等喜事时,主人便提前几天做好准备,一边发出邀请,一边备足烟、酒、茶、食品等。前去贺喜的客人都要带上礼品,一般在当天下午酉时左右陆续到来。晚饭后,稍息片刻,大 家便集中在锅庄房,由主人说几句开场白后,能歌善舞的男女就自成两排,围圈跳舞。

      锅庄舞开始,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带头领舞领唱,众人在悦耳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舞步轻松,歌声悠悠,给人愉快的感受。随着情绪的高涨,歌声和舞步节奏逐渐加快,变得高亢、粗犷、甘畅,人们沉浸在欢乐中。

      跳完一曲,主人便上前为每个跳舞者斟酒、敬酒、倒茶。稍歇一会,老人又开始领唱,众女跟唱,众男呼应,大家又随歌起舞……如此循环,直到翌日凌晨。

      硗碛还有一种白天跳的歌庄,叫做“卡热亚”(打麦子)。每年麦收后,在打麦场上,硗碛藏胞就象过节一样,穿上新衣,带上酒和干粮,喜气洋洋地去打麦。为了充分享受这收获的喜悦,他们便把枯燥的打麦劳动和锅庄舞蹈动作揉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劳动性的锅庄舞。打麦时两排男子相对而立,手持打麦用的“连枷”,在周围男女混声合唱中,他们手中的“连枷”此起彼落。无论是打麦者的推进和妇女们的扫麦动作,都伴着锅庄舞的节奏,使人很难分出这是舞蹈还是劳动,整个场面十分热烈,充溢着欢乐情绪。

      硗碛锅庄,分为“呀隆切业”(男子跳)和“绒巴切业”(男女合跳)两大类。

      在不同的场合下,硗碛锅庄的唱词内容也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过春节和“上九节”时唱“哟不尔绒”(我要欢快起来了);第二种是结婚时唱“没叶什给叶,叶给罗,冬吉拉涉阿布”(两颗珍珠今天串在一起,成了双的);还有一种就是新房落成后唱:“干木什几绒布,多叶索什给得,干布什儿”(你家修了一座好房子,大家来庆贺)。由此可见,硗碛锅庄都是为喜庆之事而跳。一般办丧事不跳,只是坐唱。

        跳“呀隆切业”时,动作交换较复杂,有左、右脚换跳、双脚齐踏、左右跪步单脚跳带转身、节奏重拍时躬腰蹲跳等,舞步给人以稳健、踏实之感。

      “绒巴切业”的动作和“呀隆切业”的动作差异较大,它有队形的多种变化,并加进了一些简单的踢踏步,给人以明快清新的感觉。

       在硗碛,锅庄非常普及,从咿哑学语的幼儿到年逾古稀的老人,都爱跳锅庄,只要举行锅庄舞会,人们都会踊跃参加。硗碛锅庄,不愧为藏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Google
 
上一篇:雅安奇特的“白马泉”
下一篇:雅安三雅文化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4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53]
 · 北京大观园 [36470]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0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32.8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