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民俗风情

哈密市回族人丧葬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0日  共浏览703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回族传统丧葬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速葬、薄葬、土葬。按伊斯兰教义视死亡为“正命”、“返原归真” ,故以入土为安,不得久停,不择时日,不择风水,三日必葬,并就地而葬,故形成了早上死、下午埋,晚上死、次日早上埋, 一般不超过三天的习惯。办丧事实行薄葬,反对铺张浪费,不论贫富和地位,平等对待,一律用三丈六尺白布。殓不重衣,不设灵位,不送花圈,待葬期不宴请,埋葬不用殉葬物,祭不列器,不举行任何祭典,出殡仪式简单、安静。根据伊斯兰教传说,真主由土上造化人类始祖阿旦,人死后复归于土。故实行土葬,一律不用棺椁,遗体贴土而葬。坟墓一律为南北方向,呈长方形的土坑,一般长约六尺,宽三尺,深五尺。在坑底的西边掘一与坑平行的洞穴,长约六尺,宽三尺,高三尺,人能躬身出入,将尸体置于洞穴里,头北脚南,面向西方,之后用土坯垒砌洞穴口,填土掩埋坟坑。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易崩溃的沙滩上,一般只掘一个三尺左右的深坑,准备一个无底石椁或木椁盖尸体。墓顶呈长方形两三层台阶形状。

  回族的寿衣称“克凡”,为殓服或裹尸衣。克凡用白色棉布,男亡人用的为三件:一是大殓,俗称“大卧单”,长约七尺,宽约四尺五寸;二是小殓,俗称“小卧单”,长短如身,宽约四尺五寸;三是衬衣,也叫“格米素”或护心斗娃,长自肩至踝骨,宽约一尺二寸左右,再加帽子一个,长共约九尺。女亡人的殓服,比男的多两件,即裹胸和盖头。裹胸长三尺左右,宽一尺左右,盖头长三尺左右。亡人净身后穿“克凡”时,按照先里后外、先右后左的程序,以“克凡”布分三层包裹亡者躯体。先裹“皮拉汗”(坎肩,亦称护心“都阿”),后裹“小卧单”,再裹“大卧单”,最后加冠(相当于帽子和盖头),并将腰部、头、足用白布带子扎紧。对在战争中为国为教而牺牲的回族穆斯林,免于净身与穿“克凡”,允许着血衣埋葬。凡穿“克凡”者,还要在克凡上给撒一些香料、冰片、樟脑水、香水等,以防腐驱虫,并对死者表示敬重。

  当亡人穿“克凡”后,进行“者那孜”仪式,即将遗体安放在一个“塔布”(木床)中,抬至清真寺院内或干净平坦的场地,头北脚南面西倾,主持仪式的阿訇靠近遗体站立,其他送葬的穆斯林在阿訇后排站立,跟随阿訇为亡人礼拜:抬手至耳念三次赞主词后,内心摹想鞠躬、叩头,然后再向左右说“色俩目”,仪式即告结束。回族的殡葬礼忌放在日出、正午、日落三个时辰举行。妇女不能参加殡礼。凡参加殡礼者须做大小净。


Google
 
上一篇:伊犁维吾尔族人的葬礼
下一篇:汉族的传统节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7]
 · 北京大观园 [3646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19.14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