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黑龙江 >>黑龙江民俗风情

黑河市朝鲜族生产习俗
  发表日期:2010年1月27日  共浏览501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朝鲜族从朝鲜半岛带来了种植水稻的高超技术,开创了近代黑龙江种植水稻的历史,为黑龙江农作物种类的增多和产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种植水稻是很辛苦的。春节一过,他们就在适合灌溉的河口修筑河坝,使河水水位上升,直到能自然地流淌到稻田中。这就需要在冰冷的河水中打桩筑坝。这种工作劳动强度极大,但他们不怕吃苦,男女老少齐心修坝。当坝修好时,他们便欢呼雀跃,一边饮酒、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庆祝大坝的建成,预祝水稻丰收。

  每到农历3月末4月初,朝鲜族男女就开始起早贪黑,赤脚光腿在冰凉的水里修筑水渠、打池埂子、翻地耙平、进行播种。为了驱寒暖身,他们腰间带着酒瓶,太冷时就喝上几口。

  在修筑水渠和稻田埂时,他们使用"三人锹",两人在前边拉引系在锹上的绳子,一人握长锹把,能将铲出的土仍到几米远。这样的方法挖渠、筑池埂子、平整土地既省力又快捷。

  现在,朝鲜人民的水稻耕作大多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他们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普遍推广到各民族中,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朝鲜族种的大米营养丰富,口感特好,已成为黑龙江人民的主食,特别是牡丹江的"响水大米"、五常的市的"安家大米",更是优良品种,已闻名海内外。


Google
 
上一篇:黑河的彩灯历史
下一篇:大兴安岭鄂伦春族的礼俗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3.04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