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象牙镂雕细花,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叶。以著名雕刻工艺师冯立锦成就最高。冯氏从 1918年开始学艺,经历了四、五十年象牙雕刻艺术生涯。他擅长雕刻人物、走兽、山水、 花鸟。每制一物,胸有成竹,每落一刀,粗犷处大刀阔斧,苍劲挺拔;细微处刀法精绝, 细如游丝,薄似蝉翼。他能在一小块象牙上雕刻出山水相连,风光绮丽的广阔天地。他所 作《春景》、《蚌景》、《江南风光》等,都是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的精品。艺人们在胡 桃核镂雕楼船的启发下,巧妙地利用小支象牙的自然形状,镂雕成彩楼船、官船、松篷船, 并配以“苏东坡望月”、“八仙过海”等故事情节,深为中外人士赞赏。
品种:上海牙雕作品大体可分为镂雕细花、皮雕和圆雕人物三大类。其中尤以镂雕细花景物最具特色。上海的象牙镂雕细花品种很多,有船、灯、花卉、山景、鱼景、蟹景、蚌景等景物。 雕刻技法有镂空雕、透雕、深雕、皮雕等。
特点:这些作品都具有题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图丰满,形象逼真,刀功干净利索,工艺精 巧细腻,玲珑剔透的特点。特别是镂空雕,内景与外景融为一体,巧夺天工,是不可多得 的珍品。上海象牙雕刻,除象牙镂雕细花景物外,还大量雕刻古代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 形象作品,有的经过仿古加工处理,与古代工艺品无异。这类作品,小巧玲珑,便于携带。 近年来,上海象牙雕刻技艺,又有新的发展,在圆雕人物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工艺师蔡 健生,1979年设计制作的鱼景《金鱼斗食》,造型非常优美,一群美丽、活泼的金鱼,拖 着薄纱似的长尾,宛如舞女曳裙,婆娑起舞。艺人们又巧用镂空牙球的技法,从镂空一层 发展到一层套一层,球中有蚌,蚌中有景,蚌景中镂空小球,好象在不断滚动,情趣盎然, 引人入胜。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名作《大河上下》,更是一件难得的牙雕细花珍品,它 既保持了整支象牙圆润壮实的自然形态美,也呈现出黄河两岸的文化古迹和建设新貌。构 图造成由上到下,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的趋势,给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