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与疾病作斗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族医药。彝医、彝药记载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成为悠久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医药书,彝语称"齐梭苏"。彝族传统医药是药重于医,药早于医。彝医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利用本地生长的植物药。据有关专家分析,这同彝族生活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多居山区,森林茂密,灌木丛生,山花野草,遍地皆是。彝族先民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籽粒、茎叶和块根,作为他们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最初,由于没有经验,不能辨别有无毒素,饥不择食,往往误食一些有毒的植物,引起肠鸣腹泻、呕吐昏迷,甚至造成死亡。有时患了某种疾病,无意中食用了某种食物,病情得到了缓解以至痊愈。
这类事出现多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进而通过不断尝试,终于逐渐认识了一些植物的特殊性能,有的植物对人体有益,可以治疗某种疾病;有的植物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有的植物虽然有毒,但如果加工得法或食用适量,也可以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经过漫长的岁月,这类知识逐渐积累多了,再经过有心人收集、总结、整理,便成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药。早在70年代末期,楚雄州经过认真普查,已先后收集到了彝文医药书28卷,有记载的彝药标本l013种。州药检所对所有彝药的彝药名、汉药名、文献记载、应用经验、典型病例、药物来源、识别特征、化学成份、发掘经过及服法、禁忌,逐一进行临床试验和研究鉴定。根据药物来源清楚和疗效良好,为彝族常用而且比较成熟的原则,筛选出具有新的不同药用特点的药物103种,编写了一本《彝药志》,1983年9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彝族民间广泛使用动物、植物及其他自然物质来治病,有着十分广泛的用药谱,有些广泛运用的彝族药,在中医文献中记载较少或无记载,如黑蜂尿、黄药、毒箭木等等。彝医还十分重视寄生的采用,如七里香寄生、圆金刚寄生、马樱花寄生、橄榄树寄生等。有的药物一药多用,同时又具有双向或多向作用。如红萆解既可以用于解毒发汗、利尿消肿,又可用于治漏下血;泡酒服治跌打骨折、化瘀止痛;研末服治老年人脱肛。有的药物入药部位不同而疗效殊异,如青篙与甘蔗配伍治口腔炎,宜用嫩枝叶炯开水服;铁线草治半身不遂,用其地下茎新生芽以酒送服。如果忽略了不同入药部分的特点则疗效不佳。
彝医不仅在药物开发使用上独具特色,而且传统的医学理论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彝族医书《聂苏诺期》中,就已经有了病症分类的记载:"咪西豪"意为风邪染疾,如抽风、荨麻疹等;"纠豪"意为受寒染疾,如风湿、胃肠型感冒以及肠风下泄之类病症;"牛泽"意为病从口入,如急性肠胃炎、泄泻、胃肠痉挛绞痛等;"察朵察些"意为各种虚弱症;"咪席期"意为河谷病,即疟疾;"诺别"意为传染病;"阿们革毛松"意为妇科疾病。在双柏县雨龙彝寨一位民间彝族老医生家收集到的一本手抄本彝文医书,封面已经失落,没有书名和作者名,只在第一页上记载着,最早写成本书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距今已有430多年,比饮誉海内外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12年,足以说明彝族医药源远流长。经翻译整理,全书以彝族质朴明快的口语,记述了山区多发病、常见病的56个病种,87个处方,324味药物,很多都是一病数方,一方数药,一药多用。其他一些彝医书籍,如《医病书》、《医药好书》、《娃娃生成书》、《吃药好书》等,都有较珍贵的医学价值。其中关于五脏和人体的生理认识,与中医的内因学十分相近,在很多彝文医书中都提到的引起脏腑病变的风、寒、暑、湿等,已有接近中医关于"六淫之邪"学说的趋势。
在治疗中,彝医重视疾病症状的对症治疗,他们有不少灵活应急对症的治疗手法,如刮痴、针刺、拔火罐、割治、按摩等。针刺还分着钢针、瓦针、香针,尤其香针独具特色,是针灸和药物的结合。香针用漳的犬牙制成,掏出牙髓扩大髓腔后,填入麝香,根部用蜂蜡密封,使用时用牙尖对穴位进行针刺,用于急症、疯症、闭症和无名肿毒等,有显著疗效。按摩有穴位按摩,腹部理气按摩,肌肉循环按摩等等。这些土方土法虽然简单,但在得病之初应急治疗时,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外治和骨科是彝医的突出特色,不仅火烫伤、蛇咬伤、刀枪伤等外伤用药外擦外敷治疗,就是乳痈、内外痔、感冒发烧、肠胃病等也用中草药捣烂外敷局部。在治疗骨折错位上,彝医重视对称关节的对比,并常用线测法来测定四肢受伤后的长短粗细变化,以诊断和鉴别骨折错位情况。在正骨手法上强调针刺放血,采用按摩、揉、摇、推、拉、旋、搓等方法进行复位,以听、摸、线测等方式判断复位与否,然后才采用独特配方的药料外敷包扎。在愈合护理中,把保持一定程度的肿胀痛痒当作促进骨痴形成的良好征候,不急于消肿。重视骨折部位的绝对固定和邻近关节的相对活动,往往都能收到较好的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彝药,州卫生主管部门于1987年9月在云南省楚雄卫校建立了占地32亩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药用植物园",成功地引种彝药50多种,各种中草药标本250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