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建园林

安徽铜陵:南宋古戏楼 乡野中的“明珠”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27日  共浏览4 次   出处:来源:铜陵日报-铜都晨刊作者:陈燕飞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赵氏宗祠戏楼全貌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水浒村位于顺安河古道东岸,西临玉楼山,南朝矶头、叶山诸峰,北望浩荡的长江。在这个古朴的村庄里,有一座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戏台——赵氏宗祠戏楼。赵氏宗祠戏楼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是铜陵市唯一一座反映地方文化的“古戏楼”,属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与戏楼浑然一体的情况,在铜陵并不多见。日前,记者来到水浒村,探访这座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戏楼。

戏楼墙体为青砖砌成,白灰抹面,小瓦盖顶,飞檐翘角,中间开门,透出浓浓的古韵。它默默地矗立着,向世人传递着一缕久远的古韵。戏楼为砖木结构,内有两层,通过简易木制楼梯可上下楼。戏楼内部为木质结构,顶部有三个藻井,一大两小,藻井局部存有彩绘。戏楼内部全部采用树木雕刻成的木条经拼榫而成,戏楼斗拱、藻井等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木雕,有人物、龙、凤、狮等图案,形态各异,其精美程度令人赞叹。那斑驳的雕花门窗,那剥落的古墙,那长满青苔的瓦阁,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

戏楼上的雕刻栩栩如生

“你看,这个大藻井上装饰着一个龙头,这可是有讲究的。”村民赵尚辉骄傲地说,过去龙是皇家的象征,普通建筑是不允许有龙的图案。让赵尚辉和赵氏族人感到自豪的是他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因而赵氏宗祠戏楼和别处戏楼大有不同。赵尚辉说,在他们宗祠的祖位楼被拆除以前,就一直供有宋太祖赵匡胤和其子孙的牌位。

据赵氏宗谱记载,赵氏宗祠戏楼是赵氏宗祠的一部分,赵氏宗祠是一座三进建筑群落,始建于南宋,由两楼、一合院、一中厅组成,前进就是今天尚存的戏楼,戏楼的戏台坐南朝北,正对着二进的庭院。中进是带有天井和东西厢房的大厅,后进是赵氏祖位楼。在这座宽大壮观的乡野戏楼里,常年戏声飞扬,锣鼓喧天,曾是无数村民的精神乐园。

戏楼穹顶上精美的彩绘

此后,赵氏宗祠迭遭战乱、水患,赵氏族人代代修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在1921年。1953年,赵氏宗祠被辟为学校,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年久失修,中厅和后楼于1983年冬被拆除,只留下如今形单影只的戏楼。2011年戏楼被评为铜陵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又被确定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实施了全面的仿古修缮。

平常的日子里,古戏台是寂静的。只是在夏夜里,村里的老人们喜欢搬着小凳子,坐在古戏台脚下乘凉闲聊。而此时的古戏台,更像是一位古稀的老人,静静地听着,默默无语。


Google
 
上一篇:陕西古建筑——澄城城隍庙神楼
下一篇:辽金古建筑瑰宝——辽宁“海城三塔”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8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47]
 · 北京大观园 [3667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61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15.6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