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寺大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物,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1982年,华林寺大殿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公元964年吴越鲍修让兴建。寺内有宋高宗赵构御书“越山”“环峰”刻石,今残碑犹存。禅院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被赐匾额“华林寺”,寺名沿用至今。
华林寺几经兴废,仅存大殿。经取样测定,确认大殿为千年以前木结构建筑物。面阔三间,进深八架椽,单檐九脊顶,高15.5米,建筑面积574平方米。华林寺大殿构件古朴硕大,结构严谨简洁。
经中国和日本专家学者考证,日本镰仓时期(1185年—1333年)的“大佛样”(“天竺样”)建筑,深受华林寺建筑风格的影响,华林寺大殿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