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建园林

江苏南京古建筑:蒲塘桥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25日  共浏览9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有一座横跨在蒲塘河上的桥——蒲塘桥,它是南京市溧水区内唯一的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塘桥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桥长91.3米,宽5.7米,2013年3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塘桥 黄跃峰 摄

蒲塘桥,是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上港人的骄傲,因为建造蒲塘桥的便是大赵村的赵琪。明朝溧水知县陈宪曾撰写《尚义桥记》,其中就记载了关于赵琪及其兄弟赵瓒、赵琼、赵璥建造蒲塘桥的事迹。

古桥余晖 张中彬 摄

当时,蒲塘河一带的村民因为河道的阻隔来往不便,官府派船夫用渡船渡人,但是春夏时节水流湍急,秋冬时节石头露出,岸边的石头容易撞坏渡船,于是行人告艰。在明朝弘治年间,官府劝说当地富民建造蒲塘桥,但由于多种原因并未成功。后来,蒲塘河东面大赵村的赵琪对他的几个弟弟说:“蒲塘河不能没有桥,想来我们家的财力足以完成建桥这件事,我们向县衙请求自己建造怎么样?”他的想法得到了兄弟们的赞同,于是,蒲塘桥建造工程于明正德戊辰(1508年)春二月开始动工,于明正德壬申(1512年)冬十月落成,耗资三千两白银(《赵氏家谱》中的《尚义桥记》记载为三万余两白银)建造的蒲塘桥“分九泓,水去无滞,上以板石通墁,两旁栏杆石壁立。其长四十丈,广二丈五尺,屹然跨河东西,若长虹架空然。行者虽车马成列,无妨也。”

蒲塘桥庙会

为了嘉奖和表彰赵琪兄弟的义举,知县陈宪为他们立碑建坊,撰写了《尚义桥记》,并将蒲塘桥命名为“尚义桥”,后又改为“蒲塘桥”。敬爱堂《赵氏宗谱》卷之四十有一篇文章,是大赵村赵氏二十四世孙赵盘铭所写,题目是《重修尚义桥记》,上面记载了赵家最后一次重修蒲塘桥的经过,所写甚详。这次蒲塘桥修复工程从1915年春天开始到1916年春天竣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这也是中山赵氏家族最后一次大修蒲塘桥,整个中山赵氏家族都参与了这次维修工程,体现了赵氏家族不忘祖上尚义之举。


Google
 
上一篇:广东广州古建筑赏析:志忠王公书舍
下一篇:南丝路·滇地建筑:曼阁佛寺 一物一景藏尽巧心妙思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8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47]
 · 北京大观园 [3667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61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4.0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