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建园林

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东西塔——双塔凌霄话传奇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14日  共浏览32 次   出处:来源:泉州网作者:黄宝阳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东西塔是福建泉州古城最具标志性的古建筑,作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石构建筑史上的杰出范例。

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分列于福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方两侧。开元寺是宋元时期福建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开元寺布局完整、严谨匀称、宏伟壮丽,现存建筑形式均奠定于14世纪。其宏大的规模、高规格的建筑形制及极高的历史、宗教、艺术、科学价值,都彰显了宋元时期刺桐港作为“东方第一大港”非凡的政治地位及经济、文化实力。2021年7月25日,开元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

东西塔雕刻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陈英杰 摄)
五层八角结构,让塔身平均受力。(李祖耀 摄)

东塔镇国塔、西塔仁寿塔均为五层八角石构楼阁式塔。东塔高48米,西塔高45米,两塔除斗拱和局部装饰外,构造基本一致。两塔结构均为塔心柱式,下设须弥座,塔内回廊中设梯可登临,各层出平坐勾栏。塔身各面交替设置券门和方龛,二层起逐层错位。为了保证塔的稳定性,塔心柱直通到塔体顶部,再将塔盖的尖顶固定在塔心柱顶端,起到攒顶收尖的作用。塔刹顶上系8条大铁链,稳固塔刹。塔身外壁各面浮雕佛教主题造像2方,每座塔共有80方。

西塔上的猴行者(陈英杰 摄)
东西塔代表了宋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水平(陈英杰 摄)
西塔须弥座上的负塔侏儒(陈英杰 摄)

东塔镇国塔初为唐代僧人建造的五级木塔,宋代改为十三级木塔,后僧人改造七级砖塔。宋嘉熙二年(1238年)改建石塔,历时12年建成,通高48.27米。自下往上分别依照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佛教五乘佛法排列,分别为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佛尊,人物之间按对称关系排列,形成一组系统分明的佛教人物关系图。东塔须弥座雕刻有释迦牟尼各种行迹以及佛教中的譬喻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佛传图40方,现实有37方。

西塔仁寿塔建造历程与东塔相似,先木构、后砖构,经过数次灾后重建,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历时10年建成。除了建造时间、高度的差异,西塔与东塔还有几处主要差异:一是第三、四、五层补间铺作仅一组斗拱;二是不同于东塔雕刻的人物有鲜明的尊卑等级观念,西塔弘扬众生平等,故每层门龛两侧交互雕刻着菩萨、圣僧、信士、帝王及神将等人物;三是须弥座雕刻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祥花瑞草等轻松欢快的浮雕48幅。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猴行者腰系《孔雀王咒》经书,体现了与外来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

东西塔历来是泉州人的精神航标(陈英杰 摄)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黄明珍介绍说,东西塔遵照宋《营造法式》规制而建,采用丁顺砌体、塔身收分、门龛逐层错位、三段式墩接柱等建筑手法,增强了塔身的稳定、美观和抗震能力。东西塔设计科学、工程量巨大,雕刻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了解南宋时期南方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绝妙实例,代表了宋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水平。

东西塔的宏伟体量和精湛的石雕工艺,非普通水平的财力和物力所及,从侧面反映出13世纪时泉州作为国家指定的国际港口,拥有先进建筑技术、完整工程组织、强大社会动员能力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

“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近800年栉风沐雨、经历了无数次地震狂风等自然灾害仍屹立不倒的东西塔,一直被泉州人视为精神航标。


Google
 
上一篇:山西张壁古堡:中国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
下一篇:辽宁锦州全国重点文物之西边屯长城1号敌台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6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35]
 · 北京大观园 [3665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60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04.00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