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景德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坐北朝南,南北长80米,东西宽42.2米,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高都景德寺,曾与碧落寺、显庆寺、松林寺并称“古泽州四大名寺”。2013年3月5日,高都景德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景德寺现存布局基本完整,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前殿(2018年新建)、中殿和正殿,大体保持了宋金时期的建筑风貌,是研究晋东南地区宋金以来寺庙沿革的重要实例。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三椽栿前后对接用三柱。中柱位置砌砖墙分隔前后,中柱间设板门,门枕石为清代抱鼓石狮。
中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建于高50厘米的台基之上,中设踏跺三级。
正殿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施抹八棱石柱六根,侧角收分明显。明间两根石柱为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修时更换,其余四根为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原物,柱头卷杀柔和。六根石柱头均有捐施题记,为该殿的建筑年代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