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文旅 >>文旅中国

安徽黄山:再“见”镇海桥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4日  共浏览6 次   出处: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图为复建后的镇海桥 施亚磊摄(影像中国)

近期,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镇海桥修复工程通过验收,达到恢复通行条件,标志着镇海桥主体修复工程彻底结束。

镇海桥全长130多米,为六墩七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三江口,即新安江、率水、横江交汇处,为西南—东北走向,横跨于横江之上,西南连接黎阳古镇,东北连接屯溪老街,是当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徽州第一古桥”的美誉。2019年10月,镇海桥被批准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镇海桥在历史上曾经历多次修缮。2020年7月,因连续暴雨引发特大洪水,镇海桥被冲毁。现场除4号桥墩分水尖保存比较完整外,桥体大部分坍塌。

修复工程总投资约4500万元。2020年8月中旬当地水位下降后,进入打捞期,9月设计施工方案,11月初步方案通过后逐步细化设计方案、进行施工。2021年2月完成基础部分施工,11月30日,工程基本完工,12月8日,工程竣工预验收,质量与观感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镇海桥修复工程技术负责人姚顺涞有一本厚厚的设计方案。他介绍,镇海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计方案需要进行专家评审,征得安徽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同意,涉及环境评估、防洪评估、安全评估论证等多个方面,前后经过多次修改。

经过勘察,历代修复工程标准不一,材料形制、颜色、规格均有所不同,如何确定修复标准?随着时间推移,原桥采用的松木桩、厚墩型基础是否仍然符合需求?姚顺涞说,经过反复论证,镇海桥的修复确定了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恢复原貌。

所谓保证安全,主要是结构上的调整。

松木桩、厚墩型基础是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结晶。不过,这种结构材料强度较低,整体结构的强度也会随着时间和河床变动而降低。因此在对基础部分的修复中采用了一些混凝土结构,解决安全问题。

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镇海桥在局部或隐蔽处尽可能少地采用现代材料,并秉持施工工艺等最小干预措施,确保结构稳固。

对打捞上来的石料,修复团队要进行逐一辨认,完成做标识、编码、测量、核实等步骤,按照应用尽用原则,再对不足部分以同材质石料补配,并按原工艺做表面加工。

姚顺涞介绍,镇海桥侧墙及分水尖以上部分的老石料利用率达60.77%,拱圈石老石料利用率达76.22%,栏杆老石料利用率达95.88%,古桥的原真性在老石料中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镇海桥修复工程也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我们采用新技术,通过构建三维可视化虚拟模型,很好解决了项目中历史遗迹的数字保存、石块构件的砌筑、‘禁止取鱼’字迹石块构件拼接、砌筑石块预排布等难点问题,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石块构件利用率,较高程度还原了古桥原始面貌,提高了古桥修复质量。”姚顺涞说。

未来,修复完成的镇海桥将继续在车水马龙中,见证黄山的历史与发展。(记者徐靖)


Google
 
上一篇:
下一篇:苏州名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07]
 · 北京大观园 [3663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6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242.1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