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文化 >>中华医药

春分时节寒暑平 疏肝健脾调阴阳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4日  共浏览12 次   出处:来源:新华社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20日将迎来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自此天气渐暖、雨水增多。中医专家认为,春分时节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时期,应注重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调和阴阳。

“古语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时节与自然界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石颖介绍,春季属木,与肝相应,春分时节肝气升发太过则易引起情绪暴躁、头晕、失眠、鼻出血等问题,肝气乘脾则易出现疲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肝气升发不及则易导致肝气郁结;春暖花开还易引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健康问题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蔡婷婷提示,春分时节宜早睡早起;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项目适度运动,帮助气血运行,增强体质;避免过早减衣,以防倒春寒引起感冒,过敏体质者外出应注意防护;因这一时节肝气旺、肾气微,饮食宜适当减酸增辛,并注重健脾祛湿,可适当多吃“春菜”,如荠菜、春笋等;还应注意调摄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向上。

一些中医外治方法也有助于养生保健。石颖介绍,这一时期每日晨起梳头一二百下,有助于疏利气血,通达阳气;按揉太冲穴可泄肝火,缓解肝火旺引起的不适症状;脾虚湿盛人群可通过拔罐祛除体内湿气,缓解疲倦、乏力等症状。(记者田晓航)


Google
 
上一篇:秋季莫名烦躁?中医缓解有方
下一篇:惊蛰为何吃秋梨?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11]
 · 北京大观园 [3663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7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1.09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