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文旅 >>文旅中国

山西永济:栖岩寺塔林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27日  共浏览14 次   出处:来源:三晋出版社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栖岩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下寺村东南5千米处中条山上,与我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遥遥相望。隋代时,这里是隋代奉藏佛骨舍利的著名寺院,也是隋皇室礼佛的重要场所;唐朝时,唐玄宗亦曾于寺中避暑,因此,栖岩寺极富盛名,历代名人吟咏者极多。

栖岩寺塔林鸟瞰
栖岩寺塔林局部
栖岩寺舍利塔
栖岩寺舍利塔

栖岩寺分上、中、下三寺,分别建在山巅、山腰和山脚,现三座寺院建筑皆毁,仅存原石门洞、栈道、望川亭、原佛殿等遗址及塔群。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等不同时期的50座墓塔,分三个片区,分布在11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年代跨越长达1100多年,形成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栖岩寺塔林,亦称栖岩寺塔群。塔群中有唐大禅师塔1座,五代后唐石塔1座,宋代舍利塔1座,元代六角二层砖塔5座,数座明清禅师塔及塔基,是山西省佛教文化重要的建筑遗存。1986年8月18日,栖岩寺塔群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在保护修缮中发现唐、元、明塔铭及碑刻等20余通,记录着栖岩寺及其塔群的历史。2019年10月7日,栖岩寺塔林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岩寺舍利塔
栖岩寺塔林Ⅰ区平面图

栖岩寺塔林集唐、宋、元、明四代墓塔于一地,建造工艺、石塔形制各有特色,诸多塔铭保存完整,不仅是山西地区佛教文化传播影响研究的实例,也是晋南地区佛塔建筑形制、工艺演变及各代审美艺术变化的珍贵遗存。塔林的修建,采用了不同的建筑技术,唐智通禅师墓塔采用泥砌干摆砌法,宋代舍利塔、元代墓塔采用灰砌丝缝砌法,明代墓塔采用灰砌淌白砌法。这些墓塔结构稳固,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是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建筑史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

【本文摘自《山西古建筑档案(第八批国保)》】


Google
 
上一篇:海内孤例 塔苑一绝——探访国保单位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
下一篇:安徽黄山:潜口民宅 一片宁静之地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2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99]
 · 北京大观园 [3662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6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41.79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