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文化 >>中华医药

当“五一”遇上立夏 听中医讲健康贴士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27日  共浏览12 次   出处:来源:河南日报作者:李倩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5月5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从这一天起正式进入夏天,天气逐渐炎热,阳气旺盛,万物繁茂,我们该如何顺应夏季“天时”进行养生?饮食起居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哪几类人群应该特别注意?来听中医讲讲立夏时节的“健康贴士”。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并做好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调养。”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娄政驰说,传统中医认为,四季中夏季属火,心与火相应,火气通于心,因此夏季的炎热高温易导致心火旺盛,出现心烦、易怒、失眠、食少等症状。

起居上,要做到夜卧早起、午睡宜短。这是由于夏季日出早、日落晚,阳气旺盛,应该适当早起,增加白天的活动时间;同时“夜卧”是指忌熬夜伤神、防心火上炎,建议一般不超过晚上11点入睡。午间的适当休息可以调整状态、清心宁神,有助于恢复体力,养护心阴,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饮食上,总体讲究清淡适宜、适当补水。“从中医上讲,立夏后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要讲究‘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脾胃’。”娄政驰建议,适当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可以养阴生津,如乌梅、五味子、山楂、番茄等;还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果蔬类、谷薯类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粗粮杂粮。

夏天还要多补充水分,以清热泻火、清心解暑。可以自制有止渴生津作用的药食同源饮品,如绿豆汤、酸梅汤;在运动后大量出汗时应适当补充电解质、饮用淡盐水等,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液、汗液中排出,达到清热泻火之目的。

哪些人群在夏季要特别注意?“形寒饮冷则伤肺”,身体受寒、过食生冷,会使肺脾虚寒,易反复出现感冒发热、上吐下泻等症状,因此,肺脾虚寒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的人群,不宜进食太多生冷寒凉食物。平素怕冷人群,也应该在早晚气温舒适的时候,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晒日光浴等,以补充阳气。

立夏养生更应重视心神的调养。中老年人更容易在夏季发生血压不稳、心律失常的情况,应做到戒怒戒躁,保持心情舒畅、安闲自乐。可以多做一些陶冶情操的活动,如绘画、钓鱼、下棋、种花等。


Google
 
上一篇:高血糖患者看看这份“忌、宜”清单,对照着吃,血糖稳定不升高
下一篇:中医支招暮春时节“一老一小”科学锻炼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2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98]
 · 北京大观园 [3662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5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82.8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