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00年至1240年间,哈萨克民族创造了六项新的医学研究。分别是:
“人体之基础”是腺体 被哈萨克医学家称之为“人体之基础”的“腺体”在公元前1500年起开始被研究,在后来的距今600年前的哈萨克医圣乌太波依达克在其巨著《奇帕格尔巴彦》也记载有“人体之鼻祖——腺体,千万不能食用腺体”这样的语句,至今哈萨克民间流行着不吃肉里的腺体的习俗。
在哈萨克历史中首次研究腺体的人叫波肯,他在公元前1500年间首次提出了关于人体腺体的观点。历史记载中第二次研究腺体学说的医学家就是乌太波依达克(在这期间,也许有很多人研究过该科学,但没有明确的记载),他认为罕苏勒(血液)和别孜苏勒(腺体液)是机体苏勒(体液)的根源。
“母体之基础”是脐 在阿勒班时代,即公元前1480年间,哈萨克医学家格勒斯提出“母体之基础——脐”这一观点,他认为男女生殖苏勒交合后新生命成长的过程都是靠脐带传输的营养来维持的,所以说最初为母体发挥其母性特征奠定基础的物质是脐带。
“能量的基础”是食物 公元前1360年间,名叫加尔哈克的医学家提出“能量的基础是食物”这一观点,认为食物是人体的阿尔哈吾,哈萨克语阿尔哈吾指胡瓦特,即气、功能、能量。
“塔特木(即味)”之鼻祖是盐 公元前1330年间,哈萨克族医学家达纳提出了“塔特木(即味)之鼻祖是盐”这一观点,当时他认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当中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也与现代研究相吻合,若人体缺少盐的话,将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症状。
“亲睦之前提”是血 生活于公元前1300年间名叫阿纳克的哈萨克族医学家提出了“亲睦之前提是血”这一观点,认为血液是亲缘关系的基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前提。
六元学说 公元前1270年间,哈萨克医学家波旦提出了“莫斯(三脚架,古时哈萨克民族用来支撑烧水用器皿的支架,此指稳固的基石)的存在才使火发挥了其作用(当时火象征着生命体)”,也就把稳固的三脚架比喻为了支撑生命体的力量。这一说法为后来乌太波衣达克提出的阿勒特突固尔(六元)学说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