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盛产中草药。肉桂、田七、苡仁、罗汉果、山银花、山豆根、铁冬青、牛大力等都是沿用已久的壮药。著名靖西壮乡药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壮医的经验积累时期,早已形成了大量的专方专药。
药物分公药、母药两大类 壮医将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平缓五种;药味有酸、甜、苦、辣、咸、麻、淡、涩八种,并据此分为公药、母药两大类。公药多为温热滋补调气之药,诸如肉挂、生姜、紫苏、砂仁、荆芥、土黄芪等;母药多属寒凉清热解毒利导之药,如铁冬青、青牛胆、地苦胆,山豆根、山艮花、土黄连等。公药母药对应着阴证和阳证。壮医组方讲究主帮带的配伍原则。主药针对主病主症,帮药协同和加强主药的功效,或协助治疗兼症,或减较主药的毒副作用;带药引诸药直达病所。
善用鲜药和单方 这是壮医用药的重要特色。壮族地区草树繁茂,四季常青,为壮医使用鲜药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壮医常用的鲜药上百种,如罗裙带、蒲公英、雷公根、鲜芦根、鲜石斛、鲜紫苏等。内服鲜药多取其滋阴清热之功,外敷鲜药多赖其拔毒解毒之功。鲜蛤蚧、鲜壁虎、鲜毒蛇、鲜蜈蚣等这些动物药,单用或配伍其他壮药,临床实践表明对多种恶性肿瘤及一些疑难痼疾有较好的疗效。壮医治疗筋骨损伤,虫蛇咬伤之类的疾病,用的几乎都是鲜药,而且多数是单方使用。
善用毒药和解毒药 这与壮族所处的多毒物、多解物的环境有关。已知的壮医常用毒药、解毒药近百种,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多种疾病。曼陀罗、丁公藤、断肠草、羊角扭、水田七、紫茉莉、商陆等,以及矿物药硫黄、朱砂、砒石,动物药水蛭、蜈蚣、班蟊、毒蛇等,虽有毒性,但如使用得当,效果非同凡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