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融合自然和人文,是东方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活的具象表达。常州拥有灿烂的园林建造史和文化史,曾是一座“百园之城”。
在常州城内,目前还存有近园、未园、意园等历史悠久、精巧别致的江南私家园林,它们虽不及苏州园林盛名卓著,但也继承和保留了江南地区园林建筑的独具匠心。而在常州园林中,最负盛名还数止园。虽然已经湮没于历史长河,但一本流传下来的《止园图册》,依旧让她在三百年后惊艳了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止园图册》,走进这座神秘的园林。
《止园图册》共20幅,绘于1627年,其中8幅现在收藏于柏林东方美术馆,另外12幅收藏于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它的作者是明代画家张宏。张宏采用对景实写的方式,把一个个景点拼起来。在当时,这种写实的画作并不被写意风盛行的画坛所看好,但三百多年后,却让人耳目一新。其中就包括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高居翰。
高居翰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毕生研究东方艺术,是海外研究中国艺术史的权威,被誉为“最懂中国画的美国人”。
高居翰曾经是《止园图册》六幅画作的收藏者。1996年,他把散落在德国柏林、美国洛杉矶和他手中的《止园图册》合起来,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当时,这本东方园林画册的“团聚”惊艳了观众。在高居翰的努力下,《止园图册》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
“高居翰为什么要推崇止园?”常州民俗专家薛焕炳向记者介绍说:“因为现在的园林,无论是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或者是无锡的季长园等都是行进式的。也就是说这些园林虽然存在,地点也没变,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已经重建过,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园林。而止园虽然已经毁了,只是一个图册,但它是用写实描绘的。”
高居翰曾说:“张宏的《止园图册》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为真实生动地再现中国园林盛时风貌的画作。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水源、花石,借助于张宏的图像,理论上说,我们可以较为精确地重构止园。”
可惜的是,当时高居翰并不知道止园在常州。直到14年后的2010年,中国园林史专家曹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现了明代古籍《止园集》。在这本国内仅存的孤本里面,题诗和园记正与《止园图册》对应,由此确定,止园的主人正是文集的作者吴亮。这座园林位于吴亮的家乡——江苏常州,是明代万历38年,也就是1610年,吴亮请人设计建造的。
得到了止园的确定信息之后,曹汛当即委托国内的两位青年学者与高居翰取得联系,双方以止园为核心展开联合研究,并于2012年出版了《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一书,从此揭开了这座消失园林的神秘面纱。
依据古籍中“兹园在青山门外,与嘉树园相望”的描述,《不朽的林泉》一书推定,“止园”位于今常州关河中路以北、晋陵中路以东的区域。
同为东方园林的典范,如果说圆明园代表的是皇家园林,那止园则是私家园林的代表。2017年,中国园林博物馆选择止园制作精雕模型。展出的止园模型近30平方米,共包括山石11处、花木近千株、桥梁10座,以及60多幢各式建筑,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模型的展出让止园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也引出止园家族更传奇的故事。
薛焕炳介绍:“吴氏家族产生了21名进士,而且他们又是一个园林世家,不止止园,在常州地区还建了十几座园林,有文字记载的就有十二座园林。”
这个家族从明初开始传承至今,已延续有五百多年。吴家后人人才辈出,当代书画家吴欢,是艺术大师吴祖光和新凤霞之子,也是止园家族的现代传人。
“2018年9月底,我们直奔美国,到了洛杉矶,我看了《止园图册》的真迹后有点腿发软。这是五百年前的画作,我居然能够看到当年我祖先吴亮让张宏画的真迹。” 吴欢回忆与《止园图册》的初见。
文化风韵,一脉相承。止园背后的常州吴氏家族集造园世家,文献世家,收藏世家,戏剧世家,音乐世家,书画世家于一身,代代出大家,代代有作为,堪称中国文化世家的典范。
先是明代画家画出止园全貌,接着中美艺术家,史学家接力研究已经消失的园林,有力地推进它再现于世,再到它的现代传人被发现,止园主人和《止园图册》所经历的故事,已经是一段精彩的传奇。
在前人的基础上,现在不少常州学者有志再现这座古代园林的风貌,续写止园的故事。这是一个常州人对于家乡文化孜孜以求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江南文化传承的中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