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文旅 >>文旅中国

江苏:无锡城里厢的古典园林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7日  共浏览27 次   出处:来源:江南晚报作者:张建鸿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江苏无锡历来以山水自然风景著称,这和江苏苏州以古典园林为标志的城市特色有明显区分。其实,无锡历史上也是一座园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但长期以来人们有这种感觉:无锡园林多集中在太湖之畔的天然图画中;无锡的古典园林很少,著名的古典园林似乎只让人记得惠山古镇的寄畅园。

无锡城里厢有人人皆知的城中公园,除此之外好像就说不出其他园林,城里厢似乎是古典园林的空白区。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稍作留心就很容易发现,这龟背状的城圈中,其实隐藏着众多情韵悠长、诗意蕴集的古典园林。

先说说目前无锡城里厢几座比较完整的古典园林。

薛福成故居西花园

薛福成故居西花园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薛福成故居的西花园。薛福成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中坚人物,同时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代真正的外交家,他所营造的“钦赐第”形制宏大,气度不凡,有“江南第一豪宅”之誉,与之配位的西花园,也尽显清代官宦之家的气派。这座园林不仅开阔而且精致,曲桥石舫、假山池沼都布置得十分得当,是中国近代民居建筑与江南造园艺术结合的典范。当然,现在人们看见的这座园林与原先的规模相比较已小了些,它原来向西一直延至旧城墙边。旧城墙拆除改成马路后,人们从解放路经过无锡市政协办公区时,看见院内有座太湖石假山及山上六角攒尖顶的亭子,附近还有一座轩榭,这些其实都是西花园的园筑。后来这条路又从混合型车道扩建成双向六车道,这些园筑就随之消失了。目前西花园的建构和原貌稍有变化,园内景点经过了新的整理和布局,显得山更高、水更远、景更密,和原先疏朗平旷的风格相比有了一定的差异,园中假山也多以黄石叠替代了湖石叠。这座重放异彩的古典园林连同薛氏府邸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无锡市中心一处观光游览的重要景区。

梁溪饭店

梁溪饭店是无锡城里厢不可多得的一处花园饭店,这里原来是民国时期实业家王禹卿的宅园。从中山路经过此处,人们能看得见偌大的园内树木葳蕤,绿荫丛中有数幢别致的西洋楼宇,一旦进入园中又会发现,那几座英、法、美等风格的洋房却共同面向着一座典雅的古典园林。这里有小桥泉流,水榭亭台,有数座湖石堆叠而成的奇山,更有许多名贵古木,漫步园中时常可见各种婉转啼鸣的鸟类穿梭于丛林。“水云洞天”“石柱仙踪”“天福雅石”“叮咚泉”“麒麟桥”等景物接连不断,令人称奇,真可谓“隐隐然有移天缩地之意,幽幽然得山水之真谛”。

云薖园

无锡城里厢有一座保存最完好的私家园林是长大弄5号的云薖园。这座古典园林是清代民族工商实业家杨味云营造的园林,十分典雅精致。主景区为一略呈椭圆形的池塘,曲廊亭榭巧设于四周,假山叠石相拥于池岸。这里的叠石一眼望去似乎全部是太湖石,但绕池前行一路能看见许多奇石镶嵌其中,有的密布云斑,有的似烟熏火燎,有的分崩欲裂,值得细细品味。从池对岸回看云薖轩,竟发现北边有一条湖石叠成的龙,腾空起伏,身下透空,极其生动,由此推想南侧那座假山应是凤的形态了。池塘之北布列着几幢小楼宇,可供人们攀高俯视园景,欣赏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半池风荷,还有游鲤在水中静静守望。正对水景的是一幢别致的西洋风格小白楼,简约而端庄,它点缀在传统建筑群中显得很别致且没有违拗感。大音稀声,这座精美园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人们所认知。其实当初在建造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时,云薖园并入大会堂被辟为贵宾休息室,一般人都到达不了,故知之者甚少。所幸的是人民大会堂易地重建时云薖园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让无锡旧城区内至今还存留着一处蔚然可观而且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私家园林。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东林书院了,这其实是一座园林式的书院。历史悠久的东林书院由宋代大儒程颐、程颢的弟子杨时(龟山先生)所创办,当年因为这里前有盈盈清流,周围古木丛秀,极富庐山东林寺的风致,所以龟山先生把这处讲舍称为“东林书院”。

到了明代,在无锡先贤倡导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重建东林书院,扩展成一座完整的园林,中置石牌坊,南面题“观海来游”,北面题“洛闽中枢”(原字迹漫灭,现在改为“东林旧迹”和“后学津梁”)。这里曾被学人们誉为“南国杏坛”,主持者顾宪成、高攀龙强调“读书,讲学,爱国”的学术宗旨,使东林书院一度成为议论朝政大事的舆论中心。顾宪成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后来被马南邨在《事事关心》一文作了透彻阐述并编入中学教材,更使东林书院声名远播。1902年,这里效仿西学办起了东林高等小学堂,从中走出过钱锺书等文化大家,20世纪后期这里恢复为东林书院遗址。东林书院占地16亩,其中园林部分超过10亩,自明万历年建成以来经过历次修葺,一应园林要素皆备,风貌越加秀美端庄。在这里不仅有丽泽堂、依庸堂等古代学术讲堂,还存有晚翠山房、再得草庐、心鉴斋、时雨斋、三公祠等精巧园筑,再配以河道池沼、假山亭台,园内古木参天,景色非常雅致。这座书院式园林所具备的文化意蕴吸引着人们,在这里人们能见到左光斗、康有为、董其昌、钱伟长、黄养辉等众多古今大家题写的楹联,众多文化遗迹使这座书院式园林越加具有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Google
 
上一篇:维吾尔族园林
下一篇:建筑可阅读:颐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0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90]
 · 北京大观园 [3661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4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9.37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