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镇村落

黄姚古镇
  发表日期:2025年8月14日  共浏览1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黄姚古镇:千年历史积淀的岭南文化明珠
黄姚古镇作为贺州市昭平县辖镇,其历史可追溯至宋开宝年间(968-976),因当时黄、姚两姓居多而得名1。它不仅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还在2022年入选广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名录,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成为广西古镇中的璀璨瑰宝1。

黄姚古镇的自然与人文风貌
独特的山水格局:镇内山水岩洞、亭台楼阁、寺观祠堂、古树楹联匾额众多,构成独特风景。所有古街道用青色石板镶嵌,路面平滑如镜。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岭南风格,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有“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之称,是天然山水园林古镇1。四周群山耸立,姚江、小珠江、兴宁河蜿蜒流经,小桥流水、古榕参天、翠竹掩映,尽显典雅娴静气质1。
“九龙聚穴”的地理与文化意义:酒壶、真武等九条苍翠山脉宛若游龙聚向古镇,民间称“九龙聚穴”,黄姚人认为古镇背枕“龙脉”,故而“人杰地灵、财阜民兴”1。龙脉作为靠山受当地居民关注,镇内建有护龙祠、佐龙祠等多个保护龙脉的祠庙,其中东北方的真武山为九龙中最尊,真武是岭南汉族供奉的北帝、玄武,被认为是北方水神1。
黄姚古镇的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
丰富的古建筑遗存:明清古建筑保存有300多幢,面积达1.6万平方米,完整保存8条石板街,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全长10多公里。还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副,独具匠心的设计和明清碑刻见证了汉文化在当地的深刻影响13。
主要功能区划分:东部姚江两岸是主要生活和公共娱乐区,姚江以西、兴宁河以北、小珠江以南地区是商业区。古镇由龙畔街、中兴街、商业街区三块自成防御体系的建筑群组成,通过桥梁、寨墙、门楼巧妙连接成整体23。
特色建筑介绍
古戏台:位于姚江边,宝珠观东侧,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1994年列为广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单檐歇山木石砖瓦结构,平面呈“凸”字形,八柱式,带后台、厢台、边栏的亭阁式戏台,每逢节庆民间艺人会登台演出2。
安乐寺:始建于顺治元年(1644年)。明朝万历26年(1573年),土人排斥汉人抢掠钱财,知府派千户李道清率官兵讨平,黄姚民众为感激建寺,起名“安乐寺”,寺内供奉“李道清公爷神像”,挂“聪听弈训”牌匾,条幅为“国泰民安”“神民同乐”2。
守望楼:位于古镇东南方向,设有瞭望孔和枪眼,一边是高石墙,另一边临水,易守难攻,是防御外敌的关键城楼,每逢初一、十五有人来上香祈求平安2。
带龙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在副榜邓太和倡议下始建,初为木梁桥2。
黄姚古镇的民俗活动与特产
传统民俗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柚子灯节,用于祭祀水神保护平安1。春节期间居民会自发参与舞鱼、舞龙、舞狮等传统活动祈福新春;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插菖蒲,水缸泡菖蒲根防邪毒虫蚁;七月十四中元节会放灯;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登山节、重逢节、牛王节,人们会登山、会故人3。
黄姚豆豉: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朝初期,清康熙前已有名气,乾隆时最盛,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其色泽鲜黑油润,颗粒完整,香气浓郁,味道鲜美,传统加工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黄姚古镇的荣誉与价值
黄姚古镇先后获得“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中国楹联文化古镇”等称号2。它将岭南文化与峰丛山水完美融合,以典型的岩溶山水景观、神秘的龙文化崇拜、精巧的明清建筑、地道的广府民俗风情和光辉灿烂的革命史迹闻名于世,是人们心中的“千年诗画家园”,更是广西乃至全国的古镇瑰宝6。

Google
 
上一篇: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
下一篇:山西碛口古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9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89]
 · 北京大观园 [3652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5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00.0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