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镇村落

青海西海镇
  发表日期:2025年8月14日  共浏览1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青海西海镇:从原子城到和平之城的历史蜕变
西海镇,这座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小镇,承载着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辉煌与隐秘历史,如今已完成从“原子城”到“和平之城”的华丽转身,成为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并融入了地方发展的崭新篇章。

历史印记: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秘密摇篮
国营221厂的诞生与使命:西海镇的前身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国营221厂,也称青海矿区,是1956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其原占地面积580平方公里,由18个相互独立的生产、研究单位组成,基地分为甲乙两区,甲区在今西海镇,是基地政治、科研、生产、文化中心;乙区在海晏县城,主要供工作人员生活2。二十世纪60年代,一批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3。
基地的退役与转型:1987年6月,为适应国际形势变化,表明中国政府全面禁止和摧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转移的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撤消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同时对基地核设施进行了彻底的无害化特殊处理,经国家级验收完全符合有关环保规定2。1993年7月,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由门源县浩门镇迁到二二一厂基地,并命名州府新址为西海镇。1995年,国营221厂旧址整体移交海北州政府,并定名为西海镇。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2。
红色传承:爱国主义教育与研学高地的建设
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海镇有中国原子城之称,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1。中国原子城爆轰试验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爆轰试验场又称六分厂和靶场,是专门进行爆炮实验的场所3。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8200多万元3。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全称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纪念前的广场上,有一座醒目的标志——主题雕塑《聚》,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表现出原子聚合的力量4。
红色研学的蓬勃发展:海晏县聚焦打造精神高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科学家精神、丝路精神,全力推进红色教育和研学1。以省州共建方式建成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作为全省唯一入列全国65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和州县党校,去年以来累计开展3天以上红色教育培训班470期8.8万人次1。倾力打造同宝山国防教育和红色革命研学基地,争取到西部战区实物支持,同宝山旅游综合服务体验馆、观景台索道站及同宝山空军守卫部队遗址复原建设等方案通过国家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去年以来5万余人次到同宝山接受红色教育1。积极争取省内外7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挂牌红色研学基地,去年以来1607家单位、7.9万人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151期1.5万人次1。投资1.45亿元启动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国家级)建设项目,并通过省级研学营地评审,红色研学已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生动课堂1。
两弹一星精神的弘扬与传播: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阵地作用,用活红色资源,拓展教育功能,打造宣讲品牌,持续在对外宣传推介原子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效1。例如5月10日至17日,6月15日至18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带着精心创作、细心打磨的主题宣讲《永不褪色的金银滩——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分别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学院等高校,为广大师生奉上集党史、文物、教育为一体的精品思政课1。
多元发展:体育赛事与特色旅游的融合
环湖赛的常客与自行车运动的重要节点:西海镇位于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北岸、浪漫而美丽的金银滩草原,得益于厚重的历史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备受环湖赛青睐,创立以来成为赛段城市常客,同时还是许多自行车爱好者环湖骑行的起点和终点,因此,西海镇对于环湖赛以及青海自行车运动开展都有着极高地位1。盛夏之际,2024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让高原小镇再次感受骑行力量,让红色小镇再次焕发勃勃生机,两弹一星精神与体育赛事精神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交相辉映1。
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设施:西海镇民俗风情、草原、山川构成了西海镇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2。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镇基础设施完善,共有城镇道路19条、22公里,市政道路纵横交错,已初步形成六纵六横的发展格局(六纵为:五一路、刚察路、将军路、银滩路、金滩路、门源路;六横为:央隆路、祁连路、西海大街、原子路、同宝路、海北大道)2。移动、联通、铁通、电信等综合通讯服务网络覆盖全镇,镇区公共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花卉面积约7000平方米,实行集中供热,供热能力32兆瓦,管网长度14公里,供热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是全省集中供热面积最大的镇,镇区供水管网长度109公里,日供水能力2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镇区排水管道总长45.5公里,有污水井1453口,雨水井685口,污水年排放量约158万立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9.34平方米2。交通运输方面,专线铁路直达镇区、315国道贯通东西,市政道路纵横交错,通讯覆盖率高达100%2。
结语:时代华章中的西海镇
西海镇从曾经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蜕变为如今集红色教育、研学旅游、体育赛事于一体的和平之城,不仅见证了中国核事业的起步与发展,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等伟大精神,西海镇正砥砺奋进,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地方发展的道路上再谱时代华章。

Google
 
上一篇:甘肃大靖镇
下一篇:新疆白水涧古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0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02]
 · 北京大观园 [3653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6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31.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