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口古镇的历史地位与地理特色
碧口古镇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东部,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处,南邻四川青川县,白龙江下游,是甘川两省的水旱码头,与通渭县马营镇、华亭县安口镇、永登县红城镇并列为甘肃四大名镇,且位列之首1234。其原名碧峪口、碧霞口,最迟在明末开始形成集镇,因水路交通优势,历史上成为甘肃、四川的物资集散地,木船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直达重庆,被称为“江上丝绸之路”,还曾有“小上海”的美誉13。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绿漫田野、山水相映,有着“甘肃的西双版纳”和“陇上小江南”之称,与人们印象中干旱的大西北不同,呈现出江南水乡般的景致234。
碧口古镇的文化与建筑特色
多元文化交融:作为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过渡地带,碧口古镇的语言、风俗习惯大多与一江之隔的四川相似,自古就有“碧口不像甘”的说法。最初的古镇居民来自四川、陕西、湖广等地,多种文化在此碰撞融合13。
丰富的会馆建筑:古镇上会馆众多,如江西会馆的三元官(今碧口镇政府所驻地)、陕西会馆的三元宫(今碧口建行所住地)、四川会馆的川主宫(今碧口劳动服务站所在地),其中最大的是武汉、重庆两客庄主持的会馆紫云宫(今碧口贸易公司所在地),还有船帮工会集资修的鲁班庙作为船帮们的公所。这些会馆、公所的兴盛,反映了长江流域水运的发达时期,也记载着各地商贾和劳务人员涌进碧口的历史3。
独特的老街结构:古镇沿白龙江分为前街、中街和后街,其中中街是最为重要的老街,全长1.92公里。老街上的一段廊桥是镇子最富特色的建筑之一,黛瓦覆廊,木桩护栏,凭栏可赏两岸风景13。
碧口古镇的自然与旅游资源特色
马家山茶园风光:茶园位于碧口镇马家山村,在峰峦叠嶂中,翠绿的茶园与墨绿、深绿的森林构成层次分明的山野,线条优美,远山在云雾中似隐若现,宛如一幅绿色渲染的山水画卷2。
碧口水库景观:碧口水库总库容5.2亿立方米,坝体与山川相连,草木环绕,渔鱼鹤鸟栖息,既有北方的四季分明,又有南方的水乡之态,自然美丽2。
碧口水电站:碧口电站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从1969年开工到1977年竣工,十年间两万人艰苦奋战建成装机30万千瓦的首座土石坝水电站,是白龙江梯级开发的第一座大型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养殖和灌溉等综合效益,主要送电陕西、四川、甘肃,是联结西南和西北两大电网的枢纽3。
周边旅游联动:碧口古镇为4A级旅游景区,区域内集自然风光、历史古迹、少数民族风情等综合旅游资源为一体,与九寨沟、黄龙连成一条区域合作黄金旅游线,周边还有滨江公园十里风情线、碧山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园区、碧峰北路和碧峰水景观工程、伊斯兰教清真寺民族风俗、石龙沟农家乐茶园风光、碧峰沟山水自然风光、李子坝茶园风光及保护区等景点24。
碧口古镇的交通与历史事件特色
交通发展:随着武九高速高楼山隧道的试通车,文县正式开启高速时代,陇南市武都至文县车程缩短至1.5小时,兰州南下至文县、成都北上经九寨到文县自驾游车程大大缩短,方便了游客前往2。
历史事件印记:碧口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南面有阳平关、剑门关,东面有汉中诸郡及定军山,西面有武都郡、阴平等地,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会顺着白龙江激荡这里的生活。三国时期,白龙江、白水江流域和阴平、阳平是曹魏与蜀汉政权争战之地,邓艾伐蜀“偷渡阴平”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一带,今仍有邓艾城、姜维城、郭淮城等遗迹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