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镇村落

辽宁葫芦古镇
  发表日期:2025年8月14日  共浏览14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辽宁葫芦古镇:关东民俗活态传承与文旅融合实践
辽宁葫芦古镇以“民俗+旅游”创新模式为核心,通过场景还原、技艺展演、主题活动等多元形式,将关东民俗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化为动态体验,成为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其核心在于以“活态传承”为理念,让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触摸历史、感受匠心,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深度融合15。

沉浸式场景:还原老关东生活图景
建筑与街巷复原:古镇以关东传统民居为原型,泥墙草顶、木窗棂格的建筑错落分布,青石板路蜿蜒纵横,生动还原“老关东”的生活场景。开发团队曾走访上百位老人收集民俗记忆,从民居样式到器具摆放均经过历史考证,打造“可触摸的民俗史”1。
民俗博物馆展陈:馆内陈列传统农具、手工艺品等实物,如犁耙、纺车、剪纸作品等,游客可通过实物感知关东历史。游客评价这些展品“像钥匙打开了认知大门”,让抽象历史变得具象可感1。
非遗技艺:匠心传承与互动体验
古镇将传统技艺传承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匠人驻场展演与游客参与,让非遗“活”起来:

代表性技艺展示
手撕画:艺人刘杰以手撕纸创作人物肖像,手法灵动,作品栩栩如生1。
吹糖人:胡师傅现场制作葫芦造型糖人,从揉糖、吹塑到成型全程演示,吸引游客围观1。
国家级非遗集群:冬季雪乡活动集中展示高跷秧歌、皮影戏、打铁花等七项国家级非遗,日均展演30场次,其中“打铁花”与烟花、雪花共舞的场景被游客称为“童话世界”4。
游客参与环节:设置剪纸、面人制作等体验区,游客可亲手制作窗花、糖人,深度感受技艺魅力。天津游客评价:“亲眼看着红纸变窗花,才懂传统文化的精妙”4。
主题活动:四季特色与文化IP打造
民俗表演常态化:东北二人转舞台每日上演幽默唱腔与俏皮动作,演员身着鲜艳服饰,台下掌声与笑声不断,欢乐氛围贯穿全天1。
冬季雪乡品牌:以“关东民俗雪乡”为主题,推出无人机表演、艺术花车巡游、跨年晚会等十大活动,结合15万平方米冰雪乐园(含滑雪场、海上滑冰场),成为京津冀短途游热门目的地。2025年冬季,古镇带动葫芦岛市游客量同比增长40.31%,旅游收入增长35.23%34。
数字科技融合:引入千架无人机与烟花秀、沉浸式光影秀,如绥中滨海的“数字科技+传统年俗”表演,吸引数万游客驻足,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创意碰撞4。
产业延伸:从文化展示到多元业态
研学旅行体系:开发剪纸、葫芦雕刻等研学课程,结合文史知识讲解,实现“寓教于乐”。家长反馈“孩子玩得尽兴,学得扎实”1。
文旅消费联动:通过“民俗体验+餐饮住宿”带动周边产业,如兴城古城民宿预订量增长近四成,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效应4。
政策与税收支持:税务部门为古镇梳理门票、研学服务等业务的税收政策,运用大数据规避涉税风险,助力企业合规经营,推动“热闹流量”转化为“持续效益”5。
社会价值:文化认同与区域经济赋能
增强民族认同:通过关东民俗风情画廊(66幅画作)、满族歌舞等展示,强化游客对东北文化的认知,助力“民族精神传承”24。
区域文旅标杆: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古镇以“关东民俗活化石”定位,成为辽西文旅融合典范,2025年冬季日均接待量居京津冀短途游前列56。
葫芦古镇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活化”需以场景为基、以技艺为魂、以互动为桥。未来,随着民俗技艺传承工作室的设立(计划为匠人提供创作空间并鼓励带徒授艺)1,其“活态传承”模式将进一步深化,为文旅融合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

Google
 
上一篇:山东观城与朝城古镇
下一篇:辽宁旅顺口古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0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01]
 · 北京大观园 [3653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6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00.0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