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4)
  发表日期:2025年5月1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巨龙山

沿枣徐公路路旁树立的“巨龙洞”标志,蜿蜒向东行驶4.5公里,穿过杏峪村,来到巨龙山停车场,只见巨龙山3座山峰连成一线,像一道黛色的屏障,重峦叠嶂,嵯峨秀丽。相传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打天下时,由于南征北战无法照顾家中年迈体弱的老母,只好为其备足衣食暂时放在此山一洞中“寄养”,因而此山得名“寄母山”。

由停车场沿羊肠小道,绕岩石、登台阶,向南爬行上山,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行至500米处,见到两座山峰相距约10米,屹然耸立,直冲云霄。令人称奇的是两座山峰轮廊相似,且峰体都有一孔,这就是传说中七仙女曾经玩耍过的荡仙架。细看之后,才发现西侧山峰实际上是由3座山峰并紧合并而成。东侧山峰峰体出现多处长约10米的裂痕,峰底页岩似历尽沧桑,不堪重负,已开始出现剥落,给人以岌岌可危之感。相传,当年杨二郎担山驾云路过此地,被一位在河边洗衣的村妇识破天机,杨二郎慌忙弃山而逃,两座山峰便轰然坠落在巨龙山上。后来,有七仙女下凡到此游览,便用绳穿孔,在上面悠闲地荡起了秋千,故名“荡仙架”。


巨龙洞

荡仙架东10余米,一座峭壁上赫然写着三个鲜红大字:巨龙洞。洞内景观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打开彩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壁奇观“神女出浴”,石乳形成的景观恰似一位窈窕淑女。“神女出浴”左侧是“白玉台”。其间有石乳形成的“眼镜”、“梳子”、“箅子”等梳妆用品,好象是为“神女”而备。其右侧是“奔流直下”,这是印在石壁上的水流痕迹,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纹,犹如瀑布飞流,洞内深处壁崖之上隆起一条长约10米的石钟乳,自上而下,犹如一条蜿蜒攀附于石壁上的天然巨龙,鳞爪分明、盘曲而下、威风凛凛、气度非凡。在它的头部前方,有一圆滑钟乳石,水珠透过岩层潺潺滴落在其上,在灯光的照射下,光彩四射,形成“巨龙戏珠”的奇观。

沧浪渊

离开巨龙山按原路返回至枣徐公路,乘车南行约6公里至原半湖乡水泥厂,然后沿厂前公路西行约10公里,便可领略到被称作“邑中胜景”的沧浪渊。

站在谷底眺望,远处迎面有两座峭岩屏立左右,犹如雄关隘口、险峻异常。两壁之间有一圆锥形水潭,将山口牢牢守住,这就是“莲花池”。攀着北侧的峭壁前移十余步,里面豁然开朗。正前方有一深渊,直径约20米,水色碧绿,水面如镜,此处便是沧浪渊。渊四周峭崖屏立,正面有豁口,一泓涓流飞滴而下,坠入渊中,发出细弱清脆的响声,涤人心肺。渊周巨壁上,生满紫藤,形状各异松柏在悬崖夹缝间傲然挺立,顺西面的岩石可攀到壁顶。俯视深渊,但见壁立树匝,险绝异常。

紧靠渊西北壁有一单拱石桥,名叫“水火桥”。桥身悬满藤萝花,桥下有一汪泉水清澈见底,涓涓细流汇入渊中。过桥30米,便是霖泽庙,始建于宋代,从南到北分别为神龙殿、大殿、寝宫楼,均为青石建筑。当地有“霖泽庙因沧浪渊而生,沧浪渊因霖泽庙而扬名”之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十月初八的沧浪渊霖泽庙庙会,四方香客云集,拜者不断,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龙床风光

沿原半湖乡政府门前公路西行,穿过务后村,约有2公里的路程见一座古石桥,过桥南行,然后顺山体边缘崎岖小道前行200米,便可看到龙床风光。龙床风光由龙床瀑布、龙床奇石、龙床峡谷三部分组成。

龙床瀑布宽35米、高13米,远远望去,似白色绸缎悬挂山涧。瀑布之上,水绿如蓝,两岸美景倒映水中,如诗如画。瀑布之下流水潺潺,花岗岩石光滑洁净,水中游鱼清晰可见。瀑布南侧山壁下方有一方形巨石,长10米,宽5米,石面平整光滑,瀑布顺石而下,形成一面小瀑布,与大瀑布交相辉映,相映成趣,此处便是传说中的“龙床”。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抗击王莽,因寡不敌众,兵败抱犊崮山区,单骑突围到原半湖乡务后村前,刘秀发现王莽大将吴汉率兵正迎头杀来。刘用灵机一动,沿山涧而下,突然发现山涧东岸,沧壁之下,有一宽阔岩石上,上能蔽日,下能隔水,是绝处逢生的避难之所。便藏起战马,只身一人藏于石上不敢动弹丝毫。恰巧,此时浓雾层生,把整个山涧遮掩的天衣无缝。王莽追兵至此,找不到刘秀踪影,只好率兵南下,刘秀万幸又躲过一劫。后来当地人便把刘秀躺过的这块巨石称为“龙床”。

龙床两岸奇石林立、千姿百态。有似利剑,有似玉兔,有似金猴。在瀑布上游,有三块光彩夺目的巨大花岗石,其中一块平整立于水边,名曰钓鱼石。传说当年姜子牙曾在此直钩钓鱼;另一块似竖起的乌龟,回头仰望,半身悬空,半身入水,名曰乌龟石;还有一块好似为光武帝警戒的将军,名曰将军石。

瀑布之下,便是龙床峡谷,绵延2500米,迂回曲折六道弯,瀑布由此而下,直奔峄城大沙河。整座峡谷变化奇妙、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峡谷两岸奇石林立、鸟鸣低谷。两岸花果飘香、景色怡人。适逢夏日便有泉水淙淙、水雾腾生,谷底更是凉爽适宜,是人们避暑休闲的胜地。

Google
 
上一篇: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2)
下一篇: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1)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73.4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