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3)
发表日期:2025年5月1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卧虎洞
告别双龙大裂谷,沿熊耳山山腰一条蜿蜒曲折小道向东行进,约有1公里处见一指示牌 “卧虎洞”。顺牌指向北上山坡,行400米便来到熊耳山之阴的卧虎洞。它与山之阴的黄龙洞相对应,因此当地便有了“藏龙卧虎”之说。卧虎洞又名溶洞,它是由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到了新生代,转化成“喜山运动”,“喜山运动”所产生的高能水,带走了山洞中薄弱的破碎物,同时溶解了碳酸盐,形成了溶洞的地质现象。
溶洞东西宽15米、高18米、洞深60多米。走入洞内,只见洞门后有一钟乳奇石从西壁伸出,形似猛虎下山,又因此洞在山之阴,有虎踞熊山之意,故称此洞为卧虎洞。洞内九曲八折,高低错落,只见洞顶处石笋、石柱、石钟乳倒挂,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洞中石钟乳形态各异,有如万里长城,有如观音高座,有如雄鹰翱翔,有如鲲鹏展翅,有如玉石屏风,还有如群象狂奔、九龙附壁等,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黄龙洞
走出卧虎洞,沿原路返回至三叉路口处,择一向东山间小道前行约300米,便可见到黄龙洞。黄龙洞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游览胜地。那苍苔古径之上,曾留下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的足迹,也激发了他们人生的豪兴。《兖州府志.山水志》载;“熊耳山,峄县北六十里,与滕县接境,其上有黄龙洞,旧传黄龙禅师修真之所”。
东线景点
西伽河和牛鼻洞
出黄龙洞洞口,拾级而下至停车场,可看到一株千年古杨,枝繁叶茂、高耸云天。再从熊耳山东麓出发,顺双龙路西行约1.5公里,在熊耳山山脚下可见到一条贯穿东西的大河,名叫“伽西河”。从地质学上讲,由于西伽河支流两岸分布着朱砂洞的灰岩,所以才造就了熊耳山的缓坡地段。
河上横着一道长30米,宽6米,高10米的大桥,下有数个拱洞,河水漫过,形成一道几十米宽的水帘,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煞是壮观。河水常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山峦、浮云倒映其中,山风袭来,使人顿生惬意。沿坝涉水过河,步行半公里,对面山麓的石壁下便是牛鼻洞。
手足并用攀援10多米来到洞前,可见到牛鼻洞有两个大小相似的洞口,中间隔一道灰黄色沙岩,两洞夹一岩,远远望云颇似牛鼻。屈身钻进洞口,不远处便是一圆形拱顶大窟,洞体宽敞,洞内前侧有一道裂隙,从中射下一束光,似一道白亮的帷幕,将洞穴一分为二。洞壁上垂有一条灰黄色的石钟乳,体似一条小黄龙,龙鳞片片、光影斑斑。牛鼻洞中还有三个幽深的小洞。顺着稍大的一个洞口向里爬行,俯耳细听,前方很远处像有潺潺流水声。大雨过后牛鼻洞的奇景在《峄县志》有载:“牛鼻洞,泉自牛鼻洞悬岩侧出,回窦竞出,激珠喷花,饶有奇致。”。牛鼻洞原是枣庄革命的又一纪念地。1935年,鲁南特委郭致远、张光中在抱犊山区建立的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大北庄村党支部就在此地成立,并在牛鼻洞里召开了会议。大北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陈继全和另外4名同志在此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从此,革命的火种在山区迅速点燃,当地人民开展武装斗争,为鲁南地区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
|
|
上一篇: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1)
|
下一篇: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2)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