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山(3)
发表日期:2025年5月1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游玩了危山风景区的最后一个景点,自己稍作歇息,俯首下望,山径幽幽,微风吹来,树木花草飘出阵阵清香,整个身心沉浸到了山青、水秀、绿意,大自然环抱的氛围中,内心庆幸,不枉到此山一游”。
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卧看东岭晓月明,白云棹罢归来晚。》
据他们介绍,近日章丘市圣井镇政府组织开发危山风景区,11月23日,张其元和赵庆芳正在危山上搞绿化挖树坑,突然镢头“喀嚓”一声砸在一个硬物上。他们开始以为碰到了石头,结果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石头”马头!他们好奇地继续挖下去,又是一个马头!他们赶紧跑下山去向村里举报。张其元回忆说:“当时我们正挖树坑,没想到这么巧挖出了个马头。我们也不挖树坑了,就挖啊挖啊,一排马都露出了头。我想这可能是文物,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报告了上去。”
此次发掘,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一号坑为车马俑坑,二号坑是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三号坑除了石棺与木棺内的零星骸骨外,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盆等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三四十枝箭头和一些不明用途的石丸。
一号陪葬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车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从整体看,应是反映汉代显贵出行的兵、车、马队列的形式。坑内各种遗物达四五百件。由于盖板的倒塌,坑内的车、马、俑破碎严重。坑内遗物包括170多个陶俑、50余匹陶马、4辆陶马车、近百面盾牌。此外还发现有建鼓、卑鼓,璧、磐、珠等与鼓乐和礼制有关的陶质遗物。所有发现的陶质品均有彩绘,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侧。南北长3.3米,东西宽26米。在坑底部发现一辆车、两匹马和7个陶俑,其中5个为女佣。在坑底还发现木质箱子腐烂的痕迹。
关于危山陪葬坑的年代、性质、地位和作用,自其被发现之日起,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说法和推测。
危山发现的陪葬坑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俑坑,是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有关专家宣布,在全国已出土的兵马俑中,这组兵马俑的规模、结构和意义仅次于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堪称全国第三大兵马俑。
|
|
|
上一篇:危山(2)
|
下一篇:博山溶洞风景区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