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湖风景名胜区(4)
发表日期:2025年5月1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昌山庙
景区昌山庙,又称龙姥庙、阅城君庙、圣母庙。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钤阳湖西端的昌山峡西岸,坐西朝东,依山傍水,古木参天,上下三进,楼阁井立,建筑巍峨壮观。庙门有副楹联:“肇于唐,封于宋,圣迹朔越城,千秋声灵仰圣德;子则孝,母则慈,神功崇护国,万民依赖沐嘉休。” 相传龙姥庙在康州(州治在今广东德庆县)悦城县。唐元和(806-820年)年间,卢萼常游仕南越,曾代理康州录事参军之类的小官。他听说供奉龙姥与龙伯的龙龙姥庙委灵验,于是到庙中烧香祈祷,希望能荣任主治一县的父母官。夜晚,他梦见龙伯说:“你当为此官,想报答我吗?”卢萼当即许诺一旦梦兆成真,就敬祠龙姥与龙伯。次日,卢萼找术士占梦,得到“见龙这贞”的吉兆。他心中大喜,请人绘制龙姥与龙伯的图像,日夜祠之。大和五年(831年)卢萼得偿所愿,出任宜春县令。次年,因卢萼治县有善政,得到上级嘉奖。这年大旱,他祈祠龙姥,保佑这里风调雨顺,并在水陆交通枢纽的昌山渡创建龙姥庙,亦称阅城君庙。由于龙姥(亦称温姥、温媪)抚育龙伯与龙伯孝敬龙姥的故事流传天下,唐代又赐庙额为“孝通”,意为孝义通天。由于古人有以地望称呼建筑景物的习惯,故又称为昌山庙。
昌山庙中塑有五十四座神像,而供奉的主神为龙姥(亦称龙母娘娘、昌山圣母),庙中宝有历代文人所赠的诗书绘画,清雍正乾隆年间又增建门楼、墙垣和文昌阁等。千余年来,该庙灵光独耀,香火鼎盛,吸引了方圆几百公里的信众。特别是农历八月十三日──纪母诞辰纪念日,鼓乐齐鸣,锁呐声声,香客云集,热闹非凡,甚至远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省的香客都来朝拜。由于年久失修,庙宇日见朽败。1962年佛教协会曾投资修缮。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7月3日,庙定被当作“四旧”捣毁,所有雕塑、书法......等艺术珍品荡然无存!昌山庙几乎陷入万劫不复的惨境。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随着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的开发,1992年市有关部门批准修复昌山庙,经过分宜县旅游部门的努力,迄1994年冬止,修复了昌山庙的观音殿以 及对河的春源码头。后者因马来西亚华人刘春源先生捐资修建而得名。
观音殿
观音殿坐向为70度(即坐西偏南20度,朝东偏北20度)。该殿屋面盖着黄色琉璃瓦,屋脊两端饰有鸱吻。脊中耸有宝顶,宝顶上为瓶状顶刹,下叠四颗宝珠;脊上雕有两条腾龙,身体皆呈“S”状,隔着 宝顶相向而戏。该殿面阔五间,柱成六列,悬挂六个大红灯笼,正中的明间挂二个灯笼,左右次间、左右稍间各挂个灯笼。殿中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左有大鼓与女侍童。右有男侍童。观音与男女侍童皆于莲台之上,而莲台又在仿须弥座上。观音像及其座台稍前凸,整个座台平面略呈“品”字形。观音像前设一黑漆香案,上置昌山圣母塑像。观音殿阑额下高悬红布帷幕,幕顶横一布匾,上书“神光普照”。目前,游人已来此观光许愿、抽签,祈求幸福及民灵的安详。不久,昌山庙的其他两进庙堂将得到修复,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完整的昌山庙建筑群将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去处!昌山庙必将重振灵风,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带来美妙的憧憬!
蛇岛
蛇岛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舞龙湖景区若虹群岛北面,面积仅有3.5亩。是一块稍大于会仙岛的弹丸之地。登上蛇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梅瓶状棕色巨石,其上镌刻“蛇岛”二个朱红大字,拙扑古雅,韵味悠长。许多游客纷纷在巨石旁留影纪念。然后他们沿着如意踏跺拾给而上。踏跺的前段罩有30米长的葡萄架,使开怀悦体的游客们恍入梦境,走无100级的如意踏跺,便到了蛇馆。蛇馆坐北向南,为封山式江南民居建筑。两侧山墙对称,为五滴水式叠落防火山墙。蛇馆面积160平方米。正中的明间,面积有60平方米。这晨陈列了蛇类图片及标本,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游客对各类蛇的毒性、生活习性、医用功能及蛇伤防治等知识会有一人初步的了解。两旁的厢房,则为左右次间,分别为工作室、蛇餐馆、卖品部等。卖品部内,有蛇药、蛇洒、蛇制品等商品出售。蛇馆之后凿有蛇池。120平方米的蛇池分隔成四个小蛇池,分别饲养着各种蛇类1000余条,其中不乏珍稀蛇种。游客可沿台阶登上蛇池平台,从两侧往下观赏,既方便又安全。蛇岛还举行定时的蛇技表演,既新奇又惊险,令人叹为观止,游客若有兴趣和胆量,也可以与蛇共舞,同蛇合影,绝对刺激和保险。
|
|
|
上一篇:龟峰风景名胜区(1)
|
下一篇:阳岭森林公园(1)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