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岛(1)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9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海坛岛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成为我国东南海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全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 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清市相望。为平潭县主岛。以形似坛、兀峙海中得名。由白垩系石帽山群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砂砾岩、粉砂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等构成,并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堆积。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三十六脚湖。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地势低平,中部略高,最高点君山海拔434.6米。以丘陵,平原为主,海岸曲折,长204.45公里。岛上河流短小,独流入海。岛上唐为牧马地。人口40万人。以渔业为主,岛东牛山渔场为省内主要渔场。有中国标准砂、水产加工、制盐、内燃机配件、冷冻、造船等厂场。有公路通各乡、镇,有班轮对外交通。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文化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天然海滨浴场。平潭岛,是我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兼具避暑度假、游览观赏、运动探险、娱乐休闲等多层次功能的海岛旅游胜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平潭岛岛北、东、南面的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海滨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符合海滨旅游沙滩的规定要求,而且面积大,相互连接,背后有葱郁的防护林带,海上有岛屿岩礁,组合条件好,湾向性好。坛南湾和海坛湾沙滩长度约有40公里,以每个游客平均拥有3平方米海滨沙滩计算,可容纳游客120万人以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平潭的海蚀地貌甲天下,被专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岛上海蚀崖、海蚀 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或如双龙抱珠"海豚戏水,跳跃腾空;或如利鳄刺天,锐不可当;或如海龟登陆,摇曳徐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游客叹为观止。如:“半洋石帆”已认定是“天下奇观”、唯我独有;誉称“东海仙境”的海蚀造型系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灿烂、神奇莫测的“金观音”,雄奇壮丽,神秘诱人;高出海面15米为八闽第一大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风光旖旎,百态千姿;体积超过乐山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坛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素有“石兽世界”之称的南寨石林群,巨岩交错,千姿百态,奇洞错列,佳境迭出。
半洋石帆
在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从看澳村岸边坐渡船,十几分钟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 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周长57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周长39.9米。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
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 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与半洋石帆相对应,在看澳村海边,由于海水侵蚀和自然风化,岩壁花岗岩风化,形成一座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像。石像曲膝盘坐,身高12米,肩宽12米,头、身、手、足毕现,形象生动,状如半浮雕。围绕佛身有一条棕黄色的火成岩脉,就象献给佛像的一条金色“哈达”,也是自然巧合 ,佳趣天成。另外,这里还有许多天然海蚀景观,例如双龟接吻,青蛙等。
|
|
|
上一篇:永泰云顶旅游区
|
下一篇:平潭岛(2)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