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1)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9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闽江源头位于建宁均口镇严峰山北麓。松林滴翠,劲竹挺拔,山花竞艳。其主峰九县石海拔1185米,是建宁的东南屏障,也是孕育闽江源的一座不朽的高峰。如果我们在风和日丽时登临巅顶,可远眺闽赣九县,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佳景。

闽江源生态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南方12公里处,位列“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范畴,系国家级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该景区集山水、岩林溪瀑、古道、名刹为一体,“秀起东南第一巅”之誉的金铙山巍峨耸立,新建成的全省最长、海拔最高的索道,是观日出,看云海,赏红花油茶、杜鹃花海,游古闽越王狩猎场,远眺大金湖的绝好去处。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建宁县境内东南部,在东北部与泰宁交界,总面积13022公顷,闽江正源发源于保护区内严峰山西南麓。区内金铙山是三明第一个高峰,地层古老,又是建宁椴、建宁金腰的模式标本采集地,而闽江源瀑布群则是个天然的大氧舱,青山绿水,”浑然一体,是旅游、休闲、健身、科考的理想之地。保护区内有闽江源生态旅游区——金铙山白石顶景区和闽江源瀑布群景区。


金铙山白石顶景区:

金铙山主峰白石顶,为福建第二高、峰,属花岗岩石蛋群地貌。景区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种丰富多样、结构复杂,有珍稀物种红豆杉、柳杉、钟萼木等,还可以观赏到金铙晴雪、云海奇观、千姿石林、高山草场、杜鹃花海、鹰嘴岩、圣主庙、古学堂、龙王岩等奇景。

闽江源瀑布群:

地处世界地质公园金铙山内,景区内峰峦叠嶂、林木苍翠、环境清新、水源丰富,富有山水林木峡谷地质等景观,其中以大际面瀑布和千层崖瀑布景观为主,青山绿水浑然一体,是休闲、度假、科考的理想之地。

报国寺:

千年古刹报国寺,为建宁县境内最大的寺庙,位于金铙山脚下的山谷间,始建于梁龙德年间(公元921年),早于建宁置县,为全县最大的寺院,有“曹洞宗福建第一祖庭”之称。


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保护区地貌、植被、山体、天象、季象等自然风景构成要素的优势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产生相应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区内山势高峻,山峰尖峭,天然形成观赏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登临绝顶,观日出,赏日落;听松涛,看云海,美景不可胜收。茂密的原生丛林,绚丽多姿的灌木草层,变化多样的季相构成了保护区生机盎然、野趣浓郁的植物景观。

区内有金铙山、石燕岩、报国寺等历史遗迹:金铙山原名大历山,又名太弋山。昔传闽越王无诸于此校猎,遗失金铙,金铙山因此得名,主峰白石顶东南有仙人池、圣主庙。金铙山被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之为“武夷胜景甲天下,金铙东南第一窥”,为建宁第一名山。石燕岩为相传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来自燕蓟的大机禅师在此开石径、挖石岩,悬柱架屋而居之处,现岩内有石床、石凳、石室等遗址,有出米石、毛竹、石鼓、石燕岩等四奇。报国寺亦名金铙寺。建于五代梁龙德年间(公元921~923年),寺院占地1?360m²,为建宁县境内最大寺院,在福建省境内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禅房、厅堂64间,分前后殿,建筑典雅、庄严肃穆,是少有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现有佛像35尊,最大的释迦牟尼像高5米,民国版《建宁县志》记载,寺内周围原有白莲池、芍圃、虎溪桥、蟾窟井、龙麟松、铁线梅、翠浦涧、白玉峰八景,现仅存虎溪桥、蟾窟井、白玉峰、白莲池四景。

Google
 
上一篇:上清溪(1)
下一篇:永泰云顶旅游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14.45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