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铙山风景区(4)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9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日出
漆黑的夜空还笼罩着大地,黎明前的黑暗还在继续。灰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远处的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色的轻纱。过了一会儿,夜幕被拉开了,天空泛起了一点鱼肚白。远处的山峦模模糊糊的,还看不清楚。
又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半个脸蛋丛云海里渐渐露出来了,使大地缓缓光亮起来。东方的天际,山峦,树梢,被喷上了一层瑰丽无比的锦缎。淡淡的云絮,成了多种颜色的丝带:浅紫的,橘红色的,浅绿的,粉红的…… 太阳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脸红得像一个柿子,还时不时地用轻纱遮住自己的脸庞。旁边的云则像几条粗绳子,使劲地拽着柿子。这不,才一会儿工夫,太阳又褪下了红装,穿起了金装。瞬间,金光万射,大地变得一片光明。而“橘子”,在天空中露出了整个笑脸。它圆圆的脸蛋如同一块光芒夺目的玛瑙盘,徐徐地浮动着。四周的景色由暗变红,又由红变黄了。 朝阳的光辉照大地万物上,融入了这美景之中。
金铙山奇石万年石蛋群
金铙山有一大特色,就是各个山头上都有许多石蛋蛋,有像海龟壳的,有像海龟蛋的,有像鲸鱼或其他海里的动物的。这些石蛋蛋证明了在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前,金铙山还处在海水覆盖的位置,如今,却是上升到福建省数一数二的最高峰的位置了。真是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石蛋群,真正的名副其实。不知哪来那么多的石头,既然石头上有传说的仙人池,也许就是仙人带到此地。石头多圆少方,小的可以就座,大的能遮雨挡风。排列组合不同,景观也不同,磐石稳如泰山,叠罗汉式的状如垒卵,单个的孤傲不群,成群的如窃窃私语,不一而足。有一巨石,中间似被劈开,裂缝不大,却一分为二,远观好似一艘江南的乌蓬船。
与石蛋群相间的,却是镶嵌着的蔟蔟映山红,迎风摇曳之处,好处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只是,很遗憾的是:我们到的时候,已经过了花期了,虽没有看到满山的杜鹃花盛开,却也能感受到它开放时的绚烂。
白石顶
白石顶是金铙山的顶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周边闽赣9个县的地界。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这里看周围的群山,就像大海中的波涛一浪一浪起伏不平,一个个绿色的山峰连绵不绝。泰宁的金湖,像一面镜子,闪发着亮光,映着天光云影,美妙的风光尽收眼底。如果是秋高云淡时节,站在白石顶上观景,轻风吹拂,阳光明媚,会使人精神倍增,感到心旷神怡。
历史上曾有不少文人墨客,面对白石顶之秀丽景观挥毫写下妙文华章。据《增修胶志》载:“邑人李进士世锡题朝阳寺南涧诗云:‘上有珠山之高,下有沧海之深,中有古涧长千寻,危石撑挂结重阴。流水隐隐鸣后林,紫苔碧草覆前岑,高秋风日清衣襟,有客有客皆素心。美酒满壶为我斟,黄花满把为我簪,何必踞山而钓海,聊腹大醉而长吟’。”此诗镌石壁上,末志康熙丁丑。后其宗人李鸣谦又题诗云:“石上观诗剥绿苔,涧南有寺一桥开,游人行到云生处,疑是龙蛇出地来。”《灵山卫志》载:清朝宋坫《游小珠山》诗云:“寻幽渐近海云乡,松树阴阴下夕阳。长啸一声凌绝壁,山灵应声米生狂。”范德寿《游仙人迹》诗云:“大道虽无迹,真仙亦有痕。波涛磨有灭,即此悟仙根。”如今,小珠山上的名胜古迹虽然历经破坏,但经过规划修复,就其游览价值,仍令人惊叹。每当春季,奇峰峥嵘,绿林新翠,怪石与清泉成趣,杜鹃与迎春争艳,登山远眺,烟波浩渺,海天一色,舟帆点点,鸥鸟翻飞,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至于朝看日出,暮观晚霞,则更可与泰山媲美。
|
|
|
上一篇:永泰龙门峡谷景区
|
下一篇:龙源峡风景区(3)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