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
|
大金湖(2)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8日 共浏览6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深切峡谷与深切曲流
大金湖丹霞地貌出露海拔240-907m间,由于断裂纵横,发育奇特的网状峡谷及巷谷、深切曲流、及河流袭夺现象。以上清溪风景区最为典型。上清溪从崇际至长兴段长6km,峡谷宽一般4-8m,最狭窄处2.5m。两岸一般高120-160m,最高处200m。天为山欺,水求石放,漂流其间,两岸奇石异洞,目不暇接。上清溪东北7km处的锦溪,由碗厂至下码头段流程7.5km,直线距离仅2km,共有9道弯,曲折率3。其中有8道弯为180°急转弯。峡谷平均深170m,最深处250m,峡谷最宽处10m,最窄处1.53m。峡谷之深、之曲,实属罕见。
石辋大峡谷,长6km,笔直自北而南,古河流也曾是自北向南流,由于近东西向断裂交汇后,差异性升降运动产生河流袭夺,使河流至龙丹口转向东流,折复向南、西,又流到纵谷南段,使中间成为干谷。其典型性可以作为教科书的教材。
水上丹霞
金湖位于公园中段,湖区原为金溪一段,1980年建造水电站后形成面积36km2水面,从此,浩瀚幽深的碧水与千姿百态的丹山,构成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而闻名海内外。山水交融形成的水上一线天、水上二线天、水上大赤壁、情侣峰、猫儿山、玉柱峰等景点都是国内稀少的,有些是独有的。
丹霞地貌
公园内峰林、峰柱、方山、尖峰众多,不下200余座,且形态多样。最具代表性的是龙王岩、八仙崖。八仙崖高907.6m,与湖面高差达637m。黄进教授根据上清溪河流阶地沉积物的热释光测年数及相对标高得知金湖平均地壳上升速度为0.586m/万年,并依此大体推算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崖丹霞地貌形成已430万年、760万年、1100万年、1190万年,八仙崖在中国东南沿海诸省丹霞地貌中海拔最高,年龄最老。
洞穴博物馆
区内洞、穴、岩槽以其多、大、类型齐全、形态奇异而堪称"丹霞地貌洞穴博物馆"。大、中、小型蜂窝状洞穴到处可见。槽状、竖立状、扁平状、方形、圆形、额状、香蕉状、包厢状……且槽中有洞、洞中有穴。以上清溪两岸及金湖沿岸最为发育。特大型的甘露岩洞,高80余米,宽、深各30多米,由风化-溶蚀-崩塌而成,洞顶见石钟乳。宋绍兴16年,于洞中建甘露寺,寺前仅由一根木柱撑起四幢重楼叠阁,"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发育于天台岩丹崖上的大型岩槽,长360m,最深6.7m,内建有天台寺,为国内罕见之大型岩槽。
公园西南侧有海拔1857m的白石顶和宝峰山,构成金饶山景区,属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奇峰、异石、瀑布、深穴相映成趣,是有待开发的风景区。
2001年7月,在泰宁召开的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讨会上,与会的53位专家、教授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大金湖丹霞面积大、特色地貌发育典型、类型众多、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关系清楚,稀有景观众多,在全国丹霞地貌区中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是一处集典型地质、地貌科普旅游和观光度假旅游于一体的优质地质公园,已具备了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并联名推荐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现已批复)。国家地质公园必将有效地保护大金湖旅游资源和地质遗迹,丰富大金湖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提升大金湖旅游的品位和档次,促进我县旅游业及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
|
上一篇:桃源洞(3)
|
下一篇:寨下大峡谷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