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
|
大金湖(1)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8日 共浏览3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三明市泰宁县.距鹰厦铁路线邵武大金湖站76km,距福州330km,在京福高速公路于公园北侧通过.正在建设向蒲铁路泰宁站。公园总面积461km2,分为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崖,金饶山(海拔1700m)风景区及泰宁古镇史迹游览区。
大金湖旅游区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罗汉山、泰宁古城五大景区,于2005年2月1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继武夷山“双世遗”之后又一个入主世界级别的福建旅游景区。而且,大金湖是同时拥有五块国家级牌子的旅游景区,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
1980年,国家在金溪上游的芦庵滩修建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池潭水电站,由于电站大坝的建设,在泰宁县境内形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人工湖,并因金溪而命名为金湖。金湖湖面呈圆弧形,宛如一轮新月,景区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8平方公里,蓄水7亿多立方米。从泰宁县城到电站大坝,全长62公里,所以有“百里金湖”之称。
地质构造
位于华夏古陆武夷隆起的中心部位。白垩纪时,闽西发育二条NE向断裂带。泰宁县红层盆地是发育在西部崇安一石城大断带上多个盆地之一。泰宁县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一个县,红层盆地面积215.2km2,由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崖四个小盆地组成。
泰宁县红层盆地基地层是前震旦系变质岩、晚三叠-早侏罗纪碎屑岩及晚侏罗-早白垩纪陆相火山岩。组成红层盆地的地层为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地层,包括沙县组和崇安组。沙县组厚度87m,岩性以粉砂砾为主,厚度可达1901m。较坚硬的崇安组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成景岩层。盆地西南有燕山期花岗岩,东南有酸性火山岩出露。
控制盆地形成的构造以北东、南北向为主,属拉张盆地,盆地形成后的构造以南北、北西向构造最为明显。
地质特色
大金湖丹霞地貌在同类地貌中具有分布面积大、类型全、奇峰异石多的特点,按成因可分为断裂崩塌型、流水侵蚀型、崩落堆积型、风化溶蚀崩落型、风化溶蚀型等六大类型,其中最具典型性、稀有性的地质遗迹有:
典丹霞地貌发育在华夏古陆武夷隆起上。它的形成受崇安-石城大断裂和泰宁-龙王岩南北向断裂控制。盆地东侧红层不整合于晚白垩世火山岩之上,西侧严格受崇安-石城大断裂控制,断裂面形成断崖,高可达百米。角砾岩带宽200m,其中还充填有大型萤石矿床、这代表了东南沿海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红盆一侧坳陷、一侧断陷之箕状盆地形成过程及其独特面貌。
|
|
|
上一篇:桃源洞(4)
|
下一篇:金铙山风景区(1)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