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溪(2)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5日 共浏览4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齐天大圣洞
位于白水洋下游,石洞高大宽阔,洞内岩牙嶙峋,洞前沙滩广阔,溪中巨石林立。清同治十年(1872年)十二月,村民修建齐天大圣王庙,设有齐天大圣石刻神位,上刻“玉封上洞齐天大圣王合殿”,后庙毁,仅留石柱及石旗杆,洞旁河岩群中有石纹影慈母心、情人影,维妙维肖。
百丈漈水帘洞
位于鸳鸯溪中段宜洋景区,为鸳鸯溪四大奇观之一,清朝宜洋武举张朝升题曰“漈水成烟”。因洞前瀑布高达150米,宽20余米,气势恢宏,被列为“全国五大水帘洞之首”。丰水时,它仅一重瀑布,枯水时可分解为三重瀑布,曲折有致。其特点是瀑面宽、落差大、移距远、径流量足且不枯竭,四季可观。水帘洞嵌于半山腰,可容纳百余人。游人从侧面进洞身不淋湿,似游龙宫。瀑旁有神龟与神蛙二石和黑猩截瀑等景与之相衬,石刻似“啊”非“啊”,可读为“啊,百丈漈河山壮观非凡”10字,构思奇巧。水濂洞下正在营造花果山,准备人工驯化猕猴。
百丈漈水帘洞
位于鸳鸯溪中段宜洋景区,为鸳鸯溪四大奇观之一,清朝宜洋武举张朝升题曰“漈水成烟”。因洞前潭布高过150米,宽20余米,气势恢宏,被列为“全国五大水帘洞之首”。丰水时,它仅一重瀑布,枯水时可分解为三重瀑布,曲折有致。其特点是瀑而宽,落差大,移距远径流量足且不半山腰,可容纳百余人。游人从侧面进洞身不淋湿,似游龙宫。瀑旁有神色龟怀神蝰二石和黑猩截瀑等景与之相衬,石刻似“啊”非“啊”,可读为“啊,百丈际河山壮观非凡”10字,构思奇巧。水濂洞下正在营造花果山、准备人工驯化猕猴。
如来观音同驾雾
从大白岩顶保护区入口处望鸳鸯溪下游,可见一峰似如来高卧巨像,合掌抵颜,锁住溪谷,其上侧有一尖岩,酷似观音盘膝于莲花座上,二景单称分别为如来高卧、观音移莲。早起“看如来观音同驾雾”,是时云海横遮于山腰之下,柔柔腾涌,恰似如来观音驱云驾雾冉冉而来,路边两株百年古松刺破雾海,别具神韵。省政协书画家考察团认为可与黄山云海相媲美,为鸳鸯溪四大奇观之一。
位于鸳鸯溪中段大白岩下,为鸳鸯溪四大奇观之一,被称为“全立体景观”、“大环幕风光电影”、“中国仅有,世界少有”。峡谷中四潭如巨鼎相连,间有“烟道”相通,俗称鼎潭串珠。潭中碧水沸腾,玉液翻卷,如沸锅一般,水雾弥漫,朴扑有声。谷中岩床光滑、巨石林立、峭壁相夹、月门洞开、高瀑飞泻、险洞高悬、清风习习、气势恢宏,是鸳鸯最喜欢游玩的地方。谷中景点还有佛手岩、侧脸观音、老顽童、弥勒岩、猴王照影、娘娘御座、娘娘浴迹、骆驼岩、鸳鸯岩、群蛇岩、浮雕群像、美满窝、仙女瀑、中流蛙石、龟压蛇岩、海豚顶球、仙鲸载客(仙戏台)、花脸熊猫等。
|
|
|
上一篇:鸳鸯溪(1)
|
下一篇:鸳鸯溪(5)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