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山景区(1)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2日 共浏览14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古称“司空原”的司空山,在安徽岳西城西四十公里的店前冶溪两镇交界区。据《太湖县志》记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载:世传周朝“淳于司空居此”,山因之得名。山上有传衣石,为释教禅宗二祖慧可传衣处,并有“二祖禅堂”。司空山二祖慧可大师传衣钵于三祖,即天柱山名僧灿大师。依佛教禅宗思想论说:“潜山的天柱山是三祖僧灿的‘合掌立化’之地,岳西的司空山是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所”。据此可知,司空山的地位在佛家心中似高过遥相对峙的天柱山。
景点详情
司空山,方圆七十华里,主峰海拔一千二百二十七米,远看若横立云天的庞然大物。县志形容司空山“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岩,如画屏照海。西瞻卓绝,若峭笔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隋唐期间,这里拥有一千八百多间寺舍,后大半遭兵灾,然石坊、石槽却劫而未毁。司空山自南北朝以来就是高僧名士流连之胜地。唐诗仙李白卜居司空山之曰,吟诗赞道:“断岩如削瓜,风光破崖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披阅史料,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白随永王李举兵东征而获罪后,一为避难,再则久慕司空胜境,遂隐居山中。后人纪念李白,建“太白书堂”。今司空山左山坳的幽壑溪畔即书堂旧址。附近岩壁上刻有李白所作的《避地司空原言怀》诗篇,还有明进士罗汝芳镌刻的“太白仙踪”四个斗字以及他的“莫题诗”警世句。
司空山不仅景色佳绝,而且远眺近观皆有不同的形象,从东南看,像一尊大佛似会似卧;从南面看,能见到如同幻影的大、小司空双峰,人称变乳峰;从西面看,真乃“司空斜插一枝峰,压倒群山千万重。欲问仙家何处有,鸡鸣犬吠白云中”;从北面看,此山一峰突起,像一把宝剑直逼云霄。司空山有古洞十余座,其中普陀洞最大(又称“水簾洞”),洞后壁有方井,可容水二、三升,旋取旋出,终岁不涸不溢。中建楼层三间,供奉本净大师石像。水从洞顶流下,旧名“珍珠水”。游洞者,遥封远山,千层螺黛,近临流水,百尺珠簾。世外红尘飞不到,松间玄鹤去还来。趺坐其中,有身世皆忘者耶!还有那充满了奇妙传说的“仙女洞”、“观音洞”、“白鹿洞“等,常常使人浮想联翩,陶醉其中。
二祖禅刹
即“云中石屋”(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禅寺),是中华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逃避宗派迫害和北周武帝灭佛,为保存实力而“遁迹修禅”之所,他在司空山传衣落发石替僧璨落发并传衣钵信物木棉袈裟和四卷《楞伽经》与僧璨,故僧璨为中华佛教禅宗三祖。印度达摩所传之“拈花一笑”(禅宗)之“一花”,由慧可初开至惠能为五叶,没有慧可在司空山的“遁迹修禅”,就没有中华佛教禅宗的春花烂漫。司空山为二祖道场,使禅宗法嗣得以延续,故司空山被称为“中华禅宗第一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
太白书堂
乃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司空山所筑读书之草堂,公元756年李白为永王李麟幕僚,李麟兵败受累,因久慕司空山为佛道名山和唐玄宗大晓国师司空山本净禅师乃当世之高僧大德,遂避居司空山仙山,以汲取司空山之灵气。在司空山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留下了《舒州司空山瀑布》和《避地司空原言怀》等五首传世佳作。《避地司空原言怀》李白------“南风昔不竟,豪圣思经纶。刘昆与祖狄,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月驭,攀星戏河津。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
|
|
上一篇:天柱山(2)
|
下一篇:司空山景区(2)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