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皖西大裂谷(3)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日  共浏览3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三道闸

一闸险一闸,闸闸景不同。水井入谷口处,为“一道闸”。南北山崖壁立,谷底难容一足,眼前是一层楼高的“天梯”通道。出了“一道闸”,抬头仰望南面半山崖有一处月牙形的庞然大洞;拾级而上,一个能容千人的石洞,常年干爽明亮、冬暖夏凉,这里被人们称为“石窟王宫”。

进入“二道闸”,它比起“一道闸”更加窄长、更加险峻。刚才是阳光明媚,转眼间便是天昏地暗。抬头便可望见两崖撑天,便是著名的“一线天”景观。天设地造,极其美妙。在闸内可以看见南面悬崖上飞溅出一道高约50米、宽5米的“水帘”,似乎向攀岩者弹奏出欢快 皖西大裂谷道路的迎宾曲。



“三道闸”上下约有三层楼高,人们无处落脚,比黄山的“鲫鱼背”更险一筹。身后是万丈深渊,脚下峭壁阴森,穿过小水潭,隐约能看到悬崖峭壁之间有一条缝隙,其名“地缝”,循着人工开凿的石凹,手脚并用往上攀爬,进入谷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攀上谷口时,不妨回头细看两石壁上闸痕清晰可辨,谷内就是古时的避王岩。

大王井

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当时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被明军左良玉部追击到此,避难岩内,因士兵众多,饮水困难,便命令军士挖井取水,因张献忠自号“八大王”,后百姓习惯称此为“大王井”。

藏宝阁

岩性灰黄色厚层砾岩中夹透镜状砂砾岩、含砾砂岩及细粒长石岩屑砂岩,经流水侵蚀使固结较差的夹层随流水搬运形成的洞室。此洞室在悬崖峭壁上同,呈透镜状,高度约10米。相传,张献忠曾将军事机密和黄金宝藏于此处,故称“藏宝阁”。

一线天、窥天崖

这里只有到中午时分,谷底才能见到一缕阳光,故称为“一线天”。崖壁上方有一条五米宽的地方经年水滴不断,这是瀑布留下的痕迹,每当雨后,50米的瀑布从天而降,人们只能由瀑底通过,那种气势会深深震撼您的心灵,攀上崖顶,抬头上看,只能看到很少的一点天空,所以此处得名“窥天崖”。

雄起岩

又称“点将台”,这里是张献忠在此动员所部, 大王井重整旗鼓、冲出重围、点将动员之处,也是他与见死不救的李自成决裂起誓之处,据说张献忠离开此地后,壮大队伍,攻六安破凤阳转战鄂豫皖川陕各省,所向披靡,起义军发展到六十多万人,在成都宣布建立大西国,登基称帝。

Google
 
上一篇:敬亭山(3)
下一篇:大别山彩虹瀑布风景区(2)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77.73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