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发表日期:2025年3月30日 共浏览1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
景点详情
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于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网络,成为世界级保护区。
是浙江省唯一一处加入MAB网络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被授予"两个基地"称号的自然保护区。
动植物奇观
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堪称“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植被的完整保护,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奇迹,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
“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
“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
“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
|
|
|
上一篇: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
|
下一篇: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