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风景名胜区(1)
发表日期:2025年3月25日 共浏览23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仙都风景区坐落于缙云县城东7公里处,自隋代起闻名于世。据记载,唐天宝七年(748年),刺史苗奉倩以彩云仙乐出现于缙云山,上报于朝。唐玄宗惊叹道:“是仙人荟萃之都也!”遂亲书“仙都”二字,其名一直沿用至今。仙都风景区分布于东西约10公里的练溪两岸,由姑妇岩、小赤壁、倪翁洞、鼎湖峰、芙蓉峡等游览区组成,计有72奇峰,18处名胜古迹。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仙都,位于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休闲、度假和科普为主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仙都风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四大景区组成及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
仙都是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风景区内曾建有“缙云堂”(黄帝祠宇)、“乌伤候庙”、“永安寺”、“妙庭观”等,其中“黄帝祠宇”规模最大,是仙都风景区主建筑。天台宗六祖智威禅师,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都是仙都山人。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王十朋、徐霞客、朱彝尊、袁枚、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墨翰。五十年代以来,在此拍摄了《阿诗玛》等三十多部影片。
鼎湖峰景点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又称“天柱峰”,它东靠步虚山,西临练溪水,状如春笋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约160余米,人们尝谓“天下第一峰”。峰顶有小湖,湖周苍松翠柏掩映。相传轩辕黄帝曾置炉于峰顶炼丹,丹成黄帝跨赤龙升天时,丹鼎坠落而积水成湖,故名鼎湖。至今无路可攀登,仅有药农架绳索飞渡峰顶采药。白居易有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鼎湖峰旁依偎着一小石峰,俗称“小石笋”,酷似慈母抚娇儿,又名“童子峰”,意境绝妙。紧靠鼎湖峰的步虚山,山上多奇石,山腰多石洞,人们沿山谷中婉蜒的盘道,可上山巅,上有一亭凭栏可近观鼎湖峰,远眺仙都山光水色。自鼎湖峰向北溯练溪行,约5华里许即到仙都尽头的芙蓉峡,入峡谷就能见到峭壁上的摩崖石刻“铁城”。每字3米见方,气势雄浑。因峡石呈铁色,又名“铁门峡”,全长约数十米,两面陡壁耸峙,俨如一条通天夹弄,游人到此,会顿然感到深谷清幽,心情静寂。谷内还有“铁城书院”的遗址,芙蓉峡还包括紫芝坞、舞兽岩、回回岩、芙蓉嶂、仙掌岩、卓锡峰诸景。
倪翁洞:又名初阳谷,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文人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由时任缙云县令、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此外,还有米筛洞、问渔亭、仙女照镜、老鼠偷油、独峰书院等景观。
|
|
|
上一篇:普陀山风景名胜区(3)
|
下一篇:仙华山风景名胜区(2)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