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莫干山(5)
  发表日期:2025年3月20日  共浏览23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寺庙道观

莫干山寺院,肇始于南朝梁,发展于唐、五代,至清康熙乾隆进期鼎盛。鸦片战争前,有佛教寺教宫观400余座,可谓“缁流云集”,梵宫琳宇遍布。相传,天池寺有位寺僧,从信地出发,日防一寺院,期年后才返。清代期,灾祸频仍,不少寺庙或毁于兵,或焚于火或困于布施,致使寺宇衰人败僧离散一蹶不振。至20世纪20年代公存70 余座,且大多破败不堪。 50-70年代,僧人还俗,寺庙陆续倒坍、拆除。80年代后,或修复,或重建。今存云岫寺、圆圣古寺、黄庙、法华寺、静心庵等多处,另有天池寺踪迹。

黄庙

在瀑布路旁,掩映于茂林修竹丛中。民国25年夏,由黄郛及张静江、张啸林发起并集资建造。初名“莫干山讲经堂”,后改“莲社”、“黄庙”,为上山避暑者定期参禅、诵经之所。有堂屋五楹,金黄色琉璃瓦屋顶,朱红屋檐,门窗雕八仙彩图,外墙饰半圆玻璃,结构宏敞,为一宫殿式建筑。今为娱乐场所。

云岫寺

在二都境内,宋淳熙八年建,元至正五年(1345)僧文粹重修,明嘉靖间毁。万历间宗伯顾端屏捐资重建,“佛像辉煌”,寺庙改观。清乾隆初遭战火,寺院再度衰颓。光绪十三年复兴,住持广严禅师奉旨进京,赐大藏经12部銮驾1副,慈禧亲书“藏经阁”,光绪帝“清净圆通”时僧徒七八十人,殿宇九十九间半,后几经战火,香火渐衰1955年政府拨款重修。1989年12月,列为省级重点文护单位。寺不远处有石门洞,两侧壁立如屏,上覆巨石。

天池寺踪迹

天池寺位于天池山,元至顺年间(1330-1333)建,翁信禅师开山。至正间间毁,明嘉靖间玉芝禅师整修、扩建殿宇。玉芝号月泉,幼通经籍,去氏从释,“防阳明于稽山”,“参梦居禅师于金陵碧峰寺”。回归天池寺后,常与师共“契良知之学,倡儒释大同之旨”,并数次上山讲学。玉芝既通经籍,又谙诗文。为点缀寺园景色,列天池寺周围为瀑布泉、丛竹径、望月台、半云亭、石屋岩、寂照池、寸壁峰、仙人洞、仙锯板、卧仙石、伏狮岗、洗剑池十二景。

Google
 
上一篇:莫干山(3)
下一篇:云和梯田((3)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52.3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