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发表日期:2025年3月5日 共浏览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简称盐城保护区),位于盐城市区正东方向40公里,地跨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五县(市)最近的城镇为射阳县盐东镇。该区主要保护类型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及丹顶鹤等珍贵水禽,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景点详情 该保护区属滨海湿地,为中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沿海,位于北纬32°20′~34°37′,东经119°29′~121°16′,辖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五县(市)的滩涂,海岸线长582公里,总面积45.3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为1.74万公顷,土地权属保护区。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滩涂、盐沼和人工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该区拥有维持特殊生物地理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动植物种群。198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路,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该保护区滩涂主要是黄河夺淮期间大量倾注入海的泥沙、长江等河流下泻的泥沙,以及海底的部分泥沙,在潮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下淤积而成的广阔的粉沙淤泥质滨海平原。滩涂北窄南宽呈带状分布,宽处可达15公里。保护区内水源主要为陆地水和海洋水,陆地水pH 值大于7.0,矿化度较高,海洋水主要受潮汐与风暴作用,经常漫满全区堤外滩涂。保护区为里下河主要集水区,有灌河、中山河、扁担港、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王港、竹港、川东港、梁垛河、新港等10余条河流横穿区内入海,入海水量约占全省入海水量的90%。江苏盐城保护区可以控制洪水、防护堤岸、滞留沉积物。历史上古黄河和长江都曾在保护区南北两端入海,长江和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废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滩涂大部分呈淤长型,全区每年淤积成陆大约900公顷。
该保护区生物地理位置位于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北部与东洋界华北区接邻,动植物区系以温带为主。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截至2008年,区内有植物450种,鸟类379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白鲟共十二种,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7种,如獐、黑脸琵鹭、大天鹅、小青脚鹬、鸳鸯、灰鹤、鹊鹞、斑海豹等。在鸟类中,属于《中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种类有186种,占全部种类的81.93%;属于《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种类有57种,占全部种类的70.37%。
该保护区是挽救一些濒危物种的最关键地区,如丹顶鹤、黑嘴鸥、獐、震旦鸦雀等。截至2008年的中国国家海洋中心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来区越冬丹顶鹤达到千余只,占世界野生种群40%以上,有“丹顶鹤第二故乡”之称。曾有一千多黑嘴鸥在保护区繁殖;千余只獐生活在保护区滩涂。盐城还是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要环节,是东北亚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重要的越冬地。每年春秋有近300万只岸鸟迁飞经过盐城,有20多万只水禽在保护区越冬。保护区还是中国少有的高濒危物种地区之一,至2008年,已发现有29种被列入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
|
|
上一篇:宝华山(1)
|
下一篇:马陵山风景区(2)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