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林屋洞(1)
  发表日期:2025年2月25日  共浏览22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林屋洞位于西山镇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

景点详情
林屋洞位于西山镇林屋洞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

林屋洞景点面积为18公顷,属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洞,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中路平水静,人行其中,似闲庭信步,抬头仰望,钟乳倒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既幽且深,既曲而折,深幻莫测,扑朔迷离。洞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乳泉等石景。


出洞登山,暮眺山鸟归巢,渔帆疏影,袅袅炊烟,冉冉升起,为西山著名古十景之一“林屋晚烟”。山顶有“驾浮阁”,高24米。站于斯,可观梅园胜景。3000亩梅海,蔚为壮观。“林屋梅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赏梅及梅文化活动基地。每年2月底至3月初“太湖西山梅花节”胜会便在此召开。

林屋洞的特点是六多

一是石芽多 石芽是洞底板上突起的基石。形成石林,自成一格,在全国溶洞中独树一帜。

二是石堑多 石堑是溶洞底板上的沟槽。状若战壕。它的特点是深度大于宽度。石堑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深浅不一,变化多端。《五行》书称石堑为地脉,它连通地下暗河,源远流长,终年不涸。明镜一般的水面倒映着巉岩峭壁,风韵别致、美意至多。


三是象形石多 在溶洞岩石底部有许多口子朝上敞开的窝穴,名叫坑臼。一个较大的坑臼连着一个较小的透洞,上部如灶台,下部是灶堂。道教把它神化了一番,叫它仙人灶。

石台,是洞壁上挑出的一块水平基岩,道教称它为仙人床。北宋末年的吏部尚书刘珏听了道士的传言,写了一首神游石床的诗: 琼液新 贮满瓢,洞天深处姿消遥。 长歌隐士紫芝曲,相和神仙碧玉箫。 月照石床云不断,风生嘉树叶皆飘。 蟠桃忽报花如锦,飞渡瑶池酒未消。

石龛,是洞壁上的洞中洞,形状好像庙里供奉佛像的小阁子。道教称它为神龛。

天沟,是嵌在洞顶板中部的曲槽。它的断面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天沟长约20多米,在沟体上伴有起伏多变的石纹且有龙的形象,道教称它为神龙。

Google
 
上一篇:天平山(3)
下一篇:浙西大明山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47.26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