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
发表日期:2025年2月20日 共浏览5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牛首山森林公园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天幕岭、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4月正式挂牌运营。牛首山因山顶南北双峰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览古》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
景点详情 牛首山北连翠屏山、南接祖堂山,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等自然景观,及宏觉寺、弘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牛首山昔日盛产松、竹、茶、兰。其茶,香色俱佳,名天阙茶。其兰,一茎十数花(蕙兰),叶少而阔,色碧香馥。其桃李烂若云霞,加之漫坡杜鹃、山茶,风景宜人,每岁届春金陵百姓倾城出游,故有“春牛首”之称。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
牛首山地区共有高等植物618种(含种下等级),隶属136科399属,其中蕨类植物10科12属15种,裸子植物6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20科373属585种,双子叶植物101科309属499种,单子叶植物19科64属86种。按植物性状统计,木本维管束植物有238种,草本植物有300种,藤本植物有80种。
牛首山地区蕨类植物有10科12属15种。在种的分布上,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为主,说明牛首山地区蕨类植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性质。
牛首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牛首山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26科,其中裸子植物6科,被子植物120科。含20个以上属的大科有3个。具首位的为菊科,有30属40种;其次为禾本科,有29属37种,豆科有26属39种。
牛首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属的组成:牛首山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87属。从属的数量来看,北温带分布类型和泛热带分布类型并列第一,均为70属,世界分布46属,居第三位,东亚分布38属,居第四位,旧世界温带分布30属,居第五位。属于热带范畴的有109属,属于温带范畴的有121属。因此,牛首山地区植物区系应属温带和热带成分组成,地中海成分也有出现,但为数较少。
牛首山地区植物区系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在属的相似性上,牛首山与幕府山的相似性最大,与黄山的相似性最小,而在种的相似性上,牛首山与铁山寺的相似性最大,与黄山的相似性最小,这与牛首山与各植物区系之间的地理距离基本上是一致的。该区主要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植被由针叶林、阔叶林、山顶灌丛、竹林组成。
园林植物应用中,牛首山植物可作地被的野生植物资源有155种,隶属45科87属。可作行道树的有80种,隶属35科61属。可作绿篱的有50种,隶属23科37属。可作垂直绿化的有77种,隶属23科46属。可作室内观赏植物的有140种,隶属56科99属。其他经济类的野生植物分为食用类、纤维植物类、油脂及芳香类、药用植物类四大类。
宏觉寺原名佛窟寺,司空徐度建于梁 天监二年(503),位于牛首山南,后更名普觉寺。后梁武帝萧衍又在佛窟寺下建仙窟寺。因此,牛首山又称为“仙窟山”。唐法融和尚在此讲经说法,创立了“牛头禅”,名声大振。[4] 南唐时,又在普觉寺基础上扩建毗卢殿,辟支佛塔、天王殿、白云梯等,规模宏伟,香火盛极一时。明洪武初年,寺院大规模整修,复称佛窟寺,后更名为宏觉寺。并在崖壁上雕凿佛像、文字,形成摩崖石刻,然历经兵燹和几百年的侵蚀风化,如今寺庙仅存遗址,摩崖石刻字迹已模糊难认了。
|
|
|
上一篇:洪泽老子山
|
下一篇:葫芦岛兴城海滨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