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
发表日期:2025年2月18日 共浏览14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希拉穆仁草原,位居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的东南部,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又因希拉穆仁河畔有座历史久远的席力图召,故又名"召河"。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位于呼和浩特以北100公里。因在希拉穆仁河边有清代喇嘛庙“普会寺”而得名。“普会寺”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1769年),雕梁画栋,颇为壮观。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场,每当夏秋时节绿草如茵,鲜花遍地。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的投资建设,接待设施相当完善。成为著名的内蒙古草原旅游点。 景点详情 普会寺背后环绕着希拉穆仁河,跨过河上大桥可达阿勒宾敖包山上观赏草原风光,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如痴如醉。欣赏完了那古朴的建筑,再去那广阔的草原上感受一下美丽的大自然所给我们的天然避暑山庄的风采吧。 昼夜温差较大,盛夏之夜,也凉爽似秋。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有专供活佛避暑的行宫—普会寺,此寺气势宏伟,是各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希拉穆仁河川流不息的从寺旁流过,给寺庙增加了动感的美。当你静静的躺在秀美的希拉穆仁河畔,聆听着这天籁之音,会解除你工作中的烦恼,平静你烦燥的心情。在这儿有令人向往一睹其风采的敖包、秦汉时期修建的长城,心动不已的草原日出、日落,这一切都让人终身难忘。 草原的夏秋,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羊、马、牛、驼,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驰,或漫游,象彩霞在天际飘动,也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玛瑙,落在银链般的希拉穆仁河两岸。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好客的蒙古族主人将会捧出鲜洁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待客,草原食品那特有的风味将透入您的心田……当您来到美丽的希拉穆仁草原,或骑金驼漫步或乘骏马奔驰,或登高远眺,草原的美景将像一个神奇的梦,使您回味无穷。 在希拉穆仁草原,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草原那达慕活动,其中的赛马、摔跤和射箭三项竞技是蒙古族"男儿三艺"。在这里,游客既可以看到勇敢剽悍的草原健儿的精湛表演,也可以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一抒豪情。 普会寺 座落在希拉穆仁河(召河)畔的普会寺,建成于清朝乾隆三十四年,是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宫。乾隆皇帝赐名为“普会寺”,匾额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普会寺建筑规模宏大,工艺精美,大雄宝殿的建筑格局与位于西藏的班禅行宫扎什伦布寺相似。有三座红漆大门,有32根露明柱支撑的三层建筑“独宫”,这种样式的庙宇在内蒙古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古井 乾隆三十四年,普会寺建成的同年八月,六世活佛聚众喇嘛观天象,定方位,在大雄宝殿东南开凿水井一眼。传说井挖至三丈六尺时,井底东南、西南、正北方有三大金蛙伏卧,于是活佛下令停止挖井,召开法会念经祈祷。一夜之间井底涌出三眼清泉,流水清澈见底,甜爽可口,永提不败。成井后,方圆几十里外的牧民逢时过节,取水饮用,以消灾除病。在儿女嫁娶时,以水洗面,又能求得神灵保佑,一生平安。文革期间,为保护水井,封井三十余年。如今开放,以供游人观赏饮用。 北魏长城遗址 北魏长城遗址在希拉穆仁镇西北4公里处,遗迹清晰。北魏长城总长1000多公里,是北魏时期明元帝泰常八年修筑的,后人也称其“泰常八年长城”。这条长城是北魏王朝为了御防柔然和契丹而修筑的,该长城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它西起包头市固阳县,东至河北省赤城县,具体走向是从赤城到张北,进入化德,经商都、后旗、中旗、四子王旗进入我旗延伸到武川,最后终止于固阳。 红格尔敖包 红格尔敖包是乌兰察布草原上最大的敖包。敖包的历史渊源于蒙古族从古到今崇拜山峰、泉水,不能随便挖土、取石、拔草,保护草地的原貌。历史上蒙古各部又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而用石头垒成的石堆,也是天葬英灵的地方。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遗物。敖包又是草原人们祭天求雨的祭坛,也是驼路的路标。佛教传入后,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使它在原有祭奠内容上增添了不少宗教色彩。牧人庄严的祭敖包活动,是祈盼平安、风调雨顺和牛羊肥壮。这时,一般都要在敖包山下举办那达慕活动。
|
|
|
上一篇:库布齐沙漠
|
下一篇:诺尔草原度假区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