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
|
腾格里沙漠(1)
发表日期:2025年2月15日 共浏览16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腾格里沙漠中国大沙漠。在阿拉善地区的东南部,介于贺兰山与雅布赖山之间。大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小部分在甘肃省。面积42,700平方公里(16,486平方英里)。沙漠内部有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及平原等交错分布。沙丘面积占71%,以流动沙丘为主,大多为格状沙丘链及新月形沙丘链,高度多在10~20公尺(33~66英尺)之间。湖盆共422个,半数有积水,为干涸或退缩的残留湖。 景点详情 中国第4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区东南部,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 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 形成形成背景 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1400米左右。 腾格里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故名。沙漠内部,沙丘、湖盆、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其中沙丘占71%,其中7%属于固定 、半固定沙丘。沙漠西南部大部有植被覆盖,主要为麻黄和油蒿;沙漠中部、南部和北部洼地里,植物生长较好。主要为蒿属。流动沙丘以格状沙丘和格状沙丘链为主,一般高10~20米,也有复合型沙丘链高10~100米,常向东南移动。沙漠中有大小湖盆422个,其中有251个积水,主要为泉水补给和临时集水。大部分为第三纪残留湖,是居民的主要集居地。1958年开始进行治沙工作,营造防护林带成百条,封沙育草,从而使通过沙漠的包兰铁路通行无阻,这是中国治沙科学上的一项巨大成就。 腾格里沙漠过度放牧 腾格里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它们多分布在沉积物丰厚的内陆山间盆地和剥蚀高原面上的洼地和低平地上。沙源有来自古代或现代的各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小腾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库尔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来自现代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和贺兰山、狼山-巴音乌拉山前地区的沙丘来源于洪积-冲积物;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来源于基岩风化的残积物。 腾格里沙漠--资源丰富 腾格里沙漠中还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湛蓝天空下,大漠浩瀚、苍凉、雄浑,千里起伏连绵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样高低错落,柔美的线条显现出它的非凡韵致。站在腾格里达来高处沙丘,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奇异的原生态湖泊,它酷似中国地图,芦苇的分布则将全国各省区一一标明--这就是腾格里达来·月亮湖。据检测,月亮湖一半是淡水湖,一半是咸水湖,湖水含硒、氧化铁等10余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且极具净化能力,湖水存留千百万年却毫不混浊,虽然年降水量仅有220毫米,但湖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月亮湖是腾格里沙漠诸多湖泊中惟一有海岸线的原生态湖泊,在它3公里长,2公里宽的海岸线上,挖开薄薄的表层,便可露出千万年的黑沙泥。经过检测,月亮湖独有的黑沙泥富含十几种微量元素,与国际保健机构推荐的药浴配方极其相似,品质优于"死海"中的黑泥,可谓是腾格里达来独一无二的纯生态资源。
|
|
|
上一篇:乌拉山(1)
|
下一篇:居延海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