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著名宗教圣地

菩萨顶
  发表日期:2025年2月12日  共浏览3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菩萨顶位于山西五台山灵鹫峰上,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1。以下是关于菩萨顶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1
始建与早期发展: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 “真容院”,是五台山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见证了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早期传播与发展。宋真宗时期重建后被赐额 “奉真阁”。
明清时期的兴盛:明代时,菩萨顶多次受到皇家的重视和勒赐,如明永乐初建设大文殊寺、塑造文殊镀金像,明宪宗时赐予梵文藏经等。清朝时期,菩萨顶先是青庙,后改为黄庙,成为五台山黄庙的首府,统管其他黄庙事务。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朝拜五台山并住宿于此,使其地位更加尊贵。
建筑特色
整体布局:寺庙总面积为 9160 平方米,布局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其中中部为主体建筑,包括中院、东院和西院。中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以文殊殿为主体建筑,四周设有钟鼓楼、配殿和廊房;东院是大喇嘛方丈院,西院是行宫院。后部由许多庭院组成,其中大锅院是主要院落1。
殿堂建筑:寺内建筑多为清代遗物,均为清朝康熙年间所建。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色彩鲜艳,金碧辉煌。山门前有 108 级石阶,暗指山西旧属的 108 个县;登上石阶,过华丽牌楼,又有一段石阶连接山门,此段石阶中间铺设斜面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与北京故宫礓碌铺设相似1。景点 五台山菩萨顶
装饰细节:菩萨顶的雕刻艺术精湛,如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文殊殿内的文殊像按藏传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1。
文物古迹
御碑:寺内有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以方形巨石雕成,高六公尺,每面宽一公尺,上刻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碑文简述了菩萨顶的历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经历,书法字体流利,气势不凡1。
大铜锅:菩萨顶后院放置的大铜锅全山闻名,厚一点的大铜锅口面直径 2.04 米,深 1.15 米;薄一点的大铜锅口面直径 1.68 米,深 1.1 米。过去每年 “六月大会” 和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会使用这些铜锅做斋饭1。
《甘珠尔大藏经》:寺内还藏有珍贵版本的《甘珠尔大藏经》,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文献,对于研究藏传佛教教义、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
宗教活动
日常佛事:作为喇嘛寺院,菩萨顶每天都有常规的佛事活动,如早晚课诵、念佛诵经等,僧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修行佛法,弘扬佛教教义。
跳布扎: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前后,菩萨顶都要举行黄教的重大佛事活动 —— 跳布扎。活动头一天,喇嘛们戴着各色面具走出菩萨顶,有的架着弥勒菩萨像,有的坐轿,有的骑马,穿街绕巷,浩浩荡荡地到罗睺寺去跳 “金刚舞”,第二天在菩萨顶 “斩鬼”,以此方式驱除邪恶,祈愿吉祥安泰,这一藏传佛教习俗已延续达 300 余年2。

Google
 
上一篇:显通寺在佛教文化传承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下一篇:菩萨顶在五台山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0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02]
 · 北京大观园 [3653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6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7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