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宗教 >>著名宗教圣地

九华山化城寺
  发表日期:2025年2月8日  共浏览2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历史渊源
东晋始创:据记载,东晋隆安五年(401 年),天竺僧杯渡在此筑室为庵,这是化城寺的前身。
唐代发展:唐开元年间,僧人檀号居于此,寺额为 “化城”。唐至德二年(757 年),青阳人诸葛节等建寺,邀请新罗僧人金乔觉入居。唐建中二年(781 年),池州郡守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 “化城” 于该寺,正式确定了化城寺的名称。唐贞元十年(794 年),金乔觉圆寂,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辟为地藏王道场。
后世重修:历史上化城寺屡有废兴,清咸丰七年(1857 年),化城寺被毁,唯存藏经楼,1981 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化城寺。
建筑特色
整体布局:化城寺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坐北朝南,呈轴线对称布局的寺院,由南向北逐进升高。寺殿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
细节装饰: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尤其是大殿正中的藻井,层层迭进,九条木雕的金龙围着中心的硕大宝珠盘旋飞舞,祥云和瑞蝠穿插其间,令人叹为观止。
 
文物珍藏
御赐匾额:殿内有康熙御书 “九华圣境” 横匾和乾隆御书 “芬陀普教” 横匾,后殿有明代崇祯皇帝御书 “为善最乐” 横匾。
明代藏经:藏经楼珍藏明版藏经 6777 卷,保存至今,十分珍贵。
其他文物:化城寺还陈列有明代皇帝圣旨一道,贝叶经、地藏的九龙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共一千三百余件。此外,还有明代无瑕和尚用针刺破舌头,笔沾舌血写成的《华严血经》,金地藏穿过的巨大的鞋子和帽子,明代青铜谛听等。
文化价值
宗教价值:作为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和地藏菩萨道场,化城寺在佛教界具有崇高的地位,是九华山佛教圣地的中心所在,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朝拜、祈福。
历史价值:化城寺见证了九华山佛教的兴衰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九华山地区的历史变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艺术价值:化城寺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木雕、石雕、彩绘等工艺的高超水平,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Google
 
上一篇:肉身菩萨的保存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为什么化城寺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坐北朝南的寺院?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70]
 · 北京大观园 [3640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7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