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走遍中国 >>热门旅游目的地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移民历史
  发表日期:2025年1月31日  共浏览8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移民背景
连年战乱: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中原大地陷入四次大的战乱。先是刘福通率众起义与元军奋战十三年;接着元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在多地展开恶战;然后朱元璋出兵统一中国,战后中原地区道路荆棘堵塞,人烟稀少;靖难之役时,中原各省再次遭到战火兵灾,燕王朱棣的燕军抢掠屠杀严重。
连年灾荒:元末除战争外,水旱灾害、蝗灾频繁发生,黄河多次决口,造成 “洪水肆虐,民居倾颓,死者无算”,百姓无奈相食,村庄多为废墟。
山西人口稠密:元末明初的山西,有 “表里河山” 之称,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北有长城,南有黄河,易守难攻。且风调雨顺,气候温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再加上邻省兵祸成灾,大量难民涌入,使这里人口相对稠密,出现人多地少的情况。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山西人口 4030450 人,比河南、河北的人口总和还多。
移民政策目的
明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土地荒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威胁明王朝统治。为恢复农业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稳定边疆,明政府采纳官员建议,决定实施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农业振兴政策。
移民举措
屯田方式
民屯田:通过政府有目的有组织的迁民,来进行农业生产。
军屯田:让一部分军队在指定地方耕种土地,收获粮食供军队食用。
商屯田:明朝政府鼓励商人投资农业生产,并授予一定程度的军事保护,以稳定粮食供应和保障国家安全。
优惠政策:明朝政府发放棉衣、川资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当地土地可 “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
强制规定:按人口比例,如四口迁一、六口迁二、八口迁三的规定,派兵强行迁徙。并且规定同族同姓的人不能迁入同一个地方,移民为避免骨肉分离,被迫更姓易名。
移民过程
洪武时期:据记载,洪武六年,山西、真定百姓迁至凤阳屯田;洪武九年,山西及真定州无产业民众迁往凤阳;洪武二十一年,山西泽、潞两州无地百姓迁至彰德、真定等地;洪武二十二年,山西贫民在大名、广平、东昌三府分得田地等。
永乐时期:永乐元年,规定罪犯在北京为民种田条例;永乐二年和三年,分别将山西一万户民众迁往北平;永乐五年,山西平阳、泽、潞等地五千户民众被迁至上林苑监;永乐十五年,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的民众被迁往北京、广平、清河等宽敞的地方。
移民范围
明朝大移民历时近 50 年,移民主要迁往京、津、河南、山东、安徽等 18 个省,近 500 个县市,累计迁出民众数百万人,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
移民影响
人口与经济:使得荒芜的中原地区得到重新开发,各地人口大量增加,大片荒地变为良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与民族融合:移民们将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相互传播和融合,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Google
 
上一篇: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点介绍
下一篇:乔家大院景点推荐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4]
 · 北京大观园 [3646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748.04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