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太多次去南方城市的缘故,心中对中国西北充满着向往与期待,于是我们选择在春天来临之前踏上西行之路。这次出行之所以选择去内蒙古,是因为想看看那里在春天来临前的模样,在草绿马嘶之前为下一次正式的内蒙行做好功课。
自驾线路
北京 —— 呼和浩特 —— 包头 —— 响沙湾 —— 鄂尔多斯 —— 北京 全程约1600公里
东风本田 CR-V 2.4 自动挡
第一天:一路向西,目的地包头
行车路线:
北京 —— 张家口—— 呼和浩特 —— 包头,全程约700公里,行车约7个小时。
由于时间和车辆的限制,我们不得不将这次行程的目的地设定在内蒙古包头附近。取到车的时候已经将近下午5点,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将手头的这辆东风本田CR-V加满油,把神达Mio DigiWalker C720导航设定好路线,便踏上了西去的道路。从北三环马甸桥上八达岭高速,便是一路高速,从北京到包头中间的名称有所不同,从开始的八达岭高速到后来的丹拉高速、呼包高速,这都只是京藏高速的一部分,如果一路向下开去,就可以达到西藏。
高速一路向西,我们就好象在追赶即将落下的太阳,八达岭高速基本上都是盘山路,弯道比较急,大车也多,不过我们的新CR-V也表现出了较为出色的操控性,当初它的设计理念也是更多地满足公路驾驶需要。2.4升排量的发动机对于新CR-V来说还算够用,尽管自动挡变速箱没有手动换挡模式,但在握住挡把的拇指位置有个按扭,按下后可以自动降挡以供急加速时使用。新CR-V底盘不算高,这样在损失掉一些越野性能的同时加强了公路的行驶稳定性,尽管它拥有2吨的车身自重,但在较高速度过弯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车身侧倾,悬挂系统调校地比较适中,高速行驶时经过坏路时车内也不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颠簸。因此坐在车里的我们也完全可以放宽心,一边聆听着音乐,一边欣赏着窗外美景。到了六、七点钟,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车外的温度也逐渐降到了零度以下,不过车内是完全感觉不到的,CR-V的双区空调可以让我和副驾上的摄影师杨子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温度,而通过开启中央扶手中间的座椅加热开关,也可以让我们提前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不过坐在后排的张燕就有些抱怨了:“为什么我这后排就没有座椅加热啊,为什么也没有空调出风口啊?”“唉,一分钱一分货啊,不到25万元的车你就不要要求那么高了,你给我100万,我不光给你座椅加热,还给你配上座椅按摩功能和DVD影院系统!“——我只能这么回答她了。
大约过了三个小时,也就是晚上八点左右,我们进入了内蒙古境内,这时路边的指示牌都配上了蒙语文字。以前也经常晚上开车,但这一次才感觉到夜晚开车的恐怖,由于是山区,上下坡此起彼伏,对面行驶过来的大货车远光灯晃的我视线范围只有几十米了,我们不得不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在这里也提醒一下选择内蒙出行的朋友,尽量不要把时间选择在天黑后在高速上开车。
经过了将近七个小时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内蒙古包头,住宿则选择在包头市中心的如家快捷酒店,这里的条件虽然比不上四、五星级酒店,但却很干净,服务也很正规,如果你是如家快捷的会员,那么双人标间也只有150元左右的价格。
车行贴示:
北京——呼和浩特:494公里
从三环马甸桥、四环健翔桥上八达岭高速,往张家口方向,过了张家口,就进入了京藏高速,直达呼和浩特、包头。
呼和浩特——包头:177公里
从呼包高速直接前往包头,经九原收费站后从从包头西(青山昆区)出口下前往包头市区。
加油:
沿高速公路每隔50-70公里的服务站均设有加油站,油号齐全,非常方便。
河北境内93号汽油价格为5.17元每升;内蒙境内93号汽油价格为5.19元每升.
路况:
全程皆为高速,路况较好。京张高速路段大车较多,需多注意保持车距及控制速度。丹拉高速段弯道较多,需多留心路面情况变化,以便应急处理。在市区出高速时,路标不是特别明确,最好备上GPS或提前准备好地图备用,以免绕路。
第二天:包头一日游
包头是由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转化而来的,原意是“有鹿的地方”。位于内蒙古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我国著名的钢铁、机械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这里古代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建包头镇;同治八年(公元1870年)筑起包头城。旅蒙商也在这里聚集,使之成为塞外重要的 “水旱码头”和皮毛、粮食集散地。
由于包头是个著名的工业城市,工业污染多少会对这个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包头钢铁厂就位于离市区不远的西部,包钢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1954年建厂,1998年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列中国百强纳税企业第50位,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上榜企业。2002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7位。
与包头西边的包钢遥相对应的是城市东部的成吉思汗生态园区,这里当地人俗称它为“蒙古大营”,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和青山区之间。是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独具蒙古族风情格调的现代化草原旅游点,度假村建有蒙古包36座,床位90张,周围树林和草地中备有50多个不同规格的活动包,供游人临时休息和娱乐。开展有祭敖包、乘勒勒车、骑骆驼、射箭、摔跤、滑雪、滑草、篝火晚会、民族歌舞演出等活动项目;有跑马场、歌舞厅、剧场、蒙古包餐厅等设施,提供奶茶、炒米、手扒肉、烤羊腿、蒙古烧烤等民族风味食品。不过由于现在是旅游淡季,在整个园区中也几乎见不到什么游客,只是从滑雪场上能听见阵阵笑声。
每当进入一个陌生的地区最头疼的就是找路,好在出发之前我们准备好了导航器材,地图要新、信息要全、屏幕要大、看来我们准备的没错,神达Mio DigiWalker C720正好满足了我们的一切需求。
进入内蒙古就不能不去尝尝这里的美味,羊肉羊腿自然是少不了,中午在富强路美食街上品尝了手扒羊肉、奶茶,晚上我们则选择了小肥羊的总店,五层楼的建筑显得很气魄,一、二层是就餐区,不过到了晚上9点左右一层就准备关门不再接待客人,如果您吃饭比较晚的话直接上二层。这里以火锅为主,菜品齐全,口味很地道,有清汤,辣锅,鸳鸯锅,三味锅等。
车行贴示
包头市内的主干道叫钢铁大街,大型的购物中心都坐落在这条街两旁,向西到头是包钢,向东则是开发区,可以上包东高速。整体感觉包头市的司机开车比较文明,很少有插队的现象,即使遇到新手开车比较“肉”,后面的司机也不会用喇叭催,不过由于市中心规模不大,购物场所比较集中,因此人流也比较集中,横穿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很多,开车时还要多加小心。
第三天:荒漠与城市——响沙湾至鄂尔多斯
从包头过黄河大桥行35公里就到了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境内的一座海拔1150多米高、约有一亩大的“大骆驼沙”,这就是银肯响沙。银肯是蒙语“永远”的意思,当地称这里为响沙湾。响沙湾在较为陡峻的朝阳沙坡,它面临大川,背依沙背,形似月牙。
看上去这里的黄沙与别处的沙并无两样,如果以脚踏沙从高处用力下滑,就会听到像飞机掠顶而过的轰鸣声,如同汽车的马达有节奏地鸣响。可以说,人动声移,人停声止,好像在僻静的山谷中,粗犷的男低音那深厚有力的歌声在回荡。这的确是大自然的杰作、天地间的奇景,若身临其境,就能感到乐趣无穷。
那么,响沙湾的沙子为什么会响呢?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有的说,在原来响沙湾这块地方有座展旦召。当时召庙规模很大,有喇嘛2000多人。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从这里经过,听见下面人声鼎沸,低头一看,原来是召庙里的喇嘛要造反。张果老冷笑一声,把在西天灌在鞋里的沙子往下一撒,转瞬间形成了一条长达800里的库布齐沙带。那座古老的展旦召,一下全部被埋在黄沙之中。然而喇嘛毕竟是神佛的弟子,有些法术,他们虽不见天日,可并没有死去,因而经常在下面擂鼓吹号,于是沙丘顶上便发出阵阵音响。
其实沙响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它的科学解释,至今尚无定论。据说,日本海滨、美国夏威夷群岛也有响沙。我国迄今发现大的响沙有三处,除了鄂尔多斯的银肯响沙,还有宁夏中卫沙坡头响沙和甘肃敦煌响沙。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处于内陆,曾有人试图把能发出声响的沙子搬运一部分到城市的公园里供人观赏,但没有一个能达到目的。这说明响沙不在于沙子本身的构造或形状,而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环境。据说宁夏沙坡头的响沙由于绿化造林等原因,改变了地面的客观条件,已经有几年不响了。这说明,特殊地理、气候、水文等条件可能是响沙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不少科技工作者对银肯响沙进行了探索和考察,试图揭开大自然的谜底。有人认为,沙子作响是由于该处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使沙粒带了静电,一遇外力,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有人认为是“共鸣箱”的作用,他们认为响沙都具有沙丘高大,沙坡背风向阳,沙湾前有水渗出等条件,在晴朗的天气里,由于水蒸发,渗水处或干河槽上空就会形成一道人眼看不到的蒸气墙,这个蒸气墙与月牙形的沙丘向阳坡恰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产生共鸣作用。
1984年6月25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开放响沙湾旅游点。现在,在响沙湾设立了旅游接待站,备有蒙古包、活动板房、骆驼、马匹、羊车等,还在响沙坡上架设了爬沙软梯和高空缆车。除了滑沙,你还可以骑骑骆驼(这里由专人饲养着300多头骆驼!),骑骑马,逛逛绿洲,或到沙漠中野炊、露宿,或到蒙古包享用民族风味食品,观看民族歌舞表演。一开始我们想开车进入沙漠边上的荒滩,但后来发现这里的路况太复杂——如果可以称为路的话。尽管新CR-V是SUV车型,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尽管它配备了225/65R17的宽大轮胎,但新CR-V的底盘并不高,如果没有较为高超的驾驶技术还是不要冒险的好。于是我们把车仅仅开到了荒滩边上,导游开着改装过的北京吉普2020将我们载至沙漠,然后步行爬上软梯到达顶端。
在响沙湾欣赏完落日后,我们继续南下至鄂尔多斯,进入市区我们才发现这个城市非常整洁,道路规划的整整齐齐,除了道路标识还保留着民族特色外,路边的建筑非常现代化,鄂尔多斯是2001年才被设立的地级城市,因此新兴的城市并没有过多的历史痕迹,大街上的人们穿着也非常时髦。我们到达这里恰逢是元宵佳节,路边路灯挂起的灯笼、炮竹声、城市公园的赏灯会使这个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一直到晚上10点多,道路上还非常拥堵。摄影师为了拍摄,从CR-V的超大天窗中探身而出,也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关注,我们戏称他也成为了这个城市一景。 车行贴示
包头——响沙湾:35公里
从包头市区出发前往黄河大桥,过大桥收费站后转向东胜方向上高速,往观碾房方向行驶大约25公里后响沙湾出口出,到达响沙湾景区。到了这里建议把车停放在停车场,虽然也可以买票把车开到沙漠边上的荒滩上,但是颠簸的路面和碎石堆很有可能损坏你的爱车。
响沙湾——鄂尔多斯:63公里
离开响沙湾后再次转上包东高速,前往鄂尔多斯市。在高速公路上没有鄂尔多斯的路标,只有东胜市路标。从东胜出口出高速即可到市区。成吉思汗陵,在鄂尔多斯市以南70多公里处。
第四天:返京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得不离开包头返京,短短的三天有太多太多的美景和美食没有来得及去欣赏和品尝,尽管如此,我们也在当地采购了不少东西——奶茶、奶酒、蒙古刀等等,再加上我们自带的行囊,塞满了整整一后备箱,好在新CR-V的后备箱拥有623升的超大容积,在放满货物后还可以用遮物帘将它们盖住。这次内蒙之行只是我们西行计划的一个开端,下一次《大众汽车· 汽车旅行》会走得更远,更加深入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带你领略到更多的内蒙风情和文化,别走开,精彩即将开始!
旅行贴士
包头市周边旅行推荐
五当召:藏名“巴达嘎尔召”我国喇嘛教三大名寺之一。包头东北70公里,途中还能看到赵长城遗址。
达茂:草原:包头北150公里,公路好走沿途景色好。没有过分开发的痕迹,可感受纯牧民的生活氛围。可路过秦长城遗址,残破的古长城延绵在山间苍凉悲壮,历史学家剪伯赞说这两处长城是最早的长城。
呼和浩特市周边旅行推荐
长城:呼和浩特境内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长城,总长度达1000余里。其中著名的长城有:位于市区北郊我国历史上最古老和使用年限最长的战国赵长城、秦汉长城;位于武川县被称作“金界壕”的金代长城;位于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的明代长城。在诸长城中,清水河县的明长城尤为引人入胜,长城雄浑古朴,犹如一条卧地的苍龙,逶迤穿行于群山峻岭之间,极为壮观。
昭君墓:又名“青冢”,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呼和浩特南郊九公里处。建于汉代,墓高三十余米,巍峨壮观。墓园青松垂柳,花草繁茂。民间对昭君墓有“辰如峰、午如钟、酉如枞”,一日三变之说,为呼市八景之一。
席力图召:席力图,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坐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座北向南,是呼和浩特建筑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在历史上和古代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清真大寺: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南街,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呼和浩特市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院。寺内建有圣殿、讲堂、穆斯林浴室和一座高达33米的望月楼。清真大寺集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成为呼和浩特市的一大景观。
车行贴示 过路费: 北京到包头 240元 包头到响沙湾 5元 包头到鄂尔多斯30元 鄂尔多斯到包头 30元 包头到呼和浩特 25元
鄂尔多斯市周边旅行推荐
响沙湾: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前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边缘。沙丘的沙子经磨擦碰撞会发出奇妙的声响,故名“响沙”。响沙湾坡上及沙顶没有植被,全是黄灿灿的明沙。游人爬到沙丘顶端,然后用双手拨动沙子往下滑,耳边遍响起了嗡嗡的声音,犹如飞机发出的轰鸣。
成吉思汗陵: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牧场的甘德尔敖包旁。陵园面积长宽各15公里。伊金霍洛为蒙古语,意思是“主人的陵园”。成陵陵寝由3个互相连同的蒙古包式的大殿组成。两旁建有陈列室。整个建筑雄伟壮丽,雍容大方,表现了典型的蒙古民族艺术风格。 也许是太多次去南方城市的缘故,心中对中国西北充满着向往与期待,于是我们选择在春天来临之前踏上西行之路。这次出行之所以选择去内蒙古,是因为想看看那里在春天来临前的模样,在草绿马嘶之前为下一次正式的内蒙行做好功课。
自驾线路
北京 —— 呼和浩特 —— 包头 —— 响沙湾 —— 鄂尔多斯 —— 北京 全程约1600公里
东风本田 CR-V 2.4 自动挡
第一天:一路向西,目的地包头
行车路线:
北京 —— 张家口—— 呼和浩特 —— 包头,全程约700公里,行车约7个小时。
由于时间和车辆的限制,我们不得不将这次行程的目的地设定在内蒙古包头附近。取到车的时候已经将近下午5点,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将手头的这辆东风本田CR-V加满油,把神达Mio DigiWalker C720导航设定好路线,便踏上了西去的道路。从北三环马甸桥上八达岭高速,便是一路高速,从北京到包头中间的名称有所不同,从开始的八达岭高速到后来的丹拉高速、呼包高速,这都只是京藏高速的一部分,如果一路向下开去,就可以达到西藏。
高速一路向西,我们就好象在追赶即将落下的太阳,八达岭高速基本上都是盘山路,弯道比较急,大车也多,不过我们的新CR-V也表现出了较为出色的操控性,当初它的设计理念也是更多地满足公路驾驶需要。2.4升排量的发动机对于新CR-V来说还算够用,尽管自动挡变速箱没有手动换挡模式,但在握住挡把的拇指位置有个按扭,按下后可以自动降挡以供急加速时使用。新CR-V底盘不算高,这样在损失掉一些越野性能的同时加强了公路的行驶稳定性,尽管它拥有2吨的车身自重,但在较高速度过弯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车身侧倾,悬挂系统调校地比较适中,高速行驶时经过坏路时车内也不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颠簸。因此坐在车里的我们也完全可以放宽心,一边聆听着音乐,一边欣赏着窗外美景。到了六、七点钟,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车外的温度也逐渐降到了零度以下,不过车内是完全感觉不到的,CR-V的双区空调可以让我和副驾上的摄影师杨子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温度,而通过开启中央扶手中间的座椅加热开关,也可以让我们提前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不过坐在后排的张燕就有些抱怨了:“为什么我这后排就没有座椅加热啊,为什么也没有空调出风口啊?”“唉,一分钱一分货啊,不到25万元的车你就不要要求那么高了,你给我100万,我不光给你座椅加热,还给你配上座椅按摩功能和DVD影院系统!“——我只能这么回答她了。
大约过了三个小时,也就是晚上八点左右,我们进入了内蒙古境内,这时路边的指示牌都配上了蒙语文字。以前也经常晚上开车,但这一次才感觉到夜晚开车的恐怖,由于是山区,上下坡此起彼伏,对面行驶过来的大货车远光灯晃的我视线范围只有几十米了,我们不得不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在这里也提醒一下选择内蒙出行的朋友,尽量不要把时间选择在天黑后在高速上开车。
经过了将近七个小时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内蒙古包头,住宿则选择在包头市中心的如家快捷酒店,这里的条件虽然比不上四、五星级酒店,但却很干净,服务也很正规,如果你是如家快捷的会员,那么双人标间也只有150元左右的价格。
车行贴示:
北京——呼和浩特:494公里
从三环马甸桥、四环健翔桥上八达岭高速,往张家口方向,过了张家口,就进入了京藏高速,直达呼和浩特、包头。
呼和浩特——包头:177公里
从呼包高速直接前往包头,经九原收费站后从从包头西(青山昆区)出口下前往包头市区。
加油:
沿高速公路每隔50-70公里的服务站均设有加油站,油号齐全,非常方便。
河北境内93号汽油价格为5.17元每升;内蒙境内93号汽油价格为5.19元每升.
路况:
全程皆为高速,路况较好。京张高速路段大车较多,需多注意保持车距及控制速度。丹拉高速段弯道较多,需多留心路面情况变化,以便应急处理。在市区出高速时,路标不是特别明确,最好备上GPS或提前准备好地图备用,以免绕路。
第二天:包头一日游
包头是由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转化而来的,原意是“有鹿的地方”。位于内蒙古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我国著名的钢铁、机械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这里古代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建包头镇;同治八年(公元1870年)筑起包头城。旅蒙商也在这里聚集,使之成为塞外重要的 “水旱码头”和皮毛、粮食集散地。
由于包头是个著名的工业城市,工业污染多少会对这个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包头钢铁厂就位于离市区不远的西部,包钢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1954年建厂,1998年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列中国百强纳税企业第50位,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上榜企业。2002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7位。
与包头西边的包钢遥相对应的是城市东部的成吉思汗生态园区,这里当地人俗称它为“蒙古大营”,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和青山区之间。是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独具蒙古族风情格调的现代化草原旅游点,度假村建有蒙古包36座,床位90张,周围树林和草地中备有50多个不同规格的活动包,供游人临时休息和娱乐。开展有祭敖包、乘勒勒车、骑骆驼、射箭、摔跤、滑雪、滑草、篝火晚会、民族歌舞演出等活动项目;有跑马场、歌舞厅、剧场、蒙古包餐厅等设施,提供奶茶、炒米、手扒肉、烤羊腿、蒙古烧烤等民族风味食品。不过由于现在是旅游淡季,在整个园区中也几乎见不到什么游客,只是从滑雪场上能听见阵阵笑声。
每当进入一个陌生的地区最头疼的就是找路,好在出发之前我们准备好了导航器材,地图要新、信息要全、屏幕要大、看来我们准备的没错,神达Mio DigiWalker C720正好满足了我们的一切需求。
进入内蒙古就不能不去尝尝这里的美味,羊肉羊腿自然是少不了,中午在富强路美食街上品尝了手扒羊肉、奶茶,晚上我们则选择了小肥羊的总店,五层楼的建筑显得很气魄,一、二层是就餐区,不过到了晚上9点左右一层就准备关门不再接待客人,如果您吃饭比较晚的话直接上二层。这里以火锅为主,菜品齐全,口味很地道,有清汤,辣锅,鸳鸯锅,三味锅等。
车行贴示
包头市内的主干道叫钢铁大街,大型的购物中心都坐落在这条街两旁,向西到头是包钢,向东则是开发区,可以上包东高速。整体感觉包头市的司机开车比较文明,很少有插队的现象,即使遇到新手开车比较“肉”,后面的司机也不会用喇叭催,不过由于市中心规模不大,购物场所比较集中,因此人流也比较集中,横穿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很多,开车时还要多加小心。
第三天:荒漠与城市——响沙湾至鄂尔多斯
从包头过黄河大桥行35公里就到了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境内的一座海拔1150多米高、约有一亩大的“大骆驼沙”,这就是银肯响沙。银肯是蒙语“永远”的意思,当地称这里为响沙湾。响沙湾在较为陡峻的朝阳沙坡,它面临大川,背依沙背,形似月牙。
看上去这里的黄沙与别处的沙并无两样,如果以脚踏沙从高处用力下滑,就会听到像飞机掠顶而过的轰鸣声,如同汽车的马达有节奏地鸣响。可以说,人动声移,人停声止,好像在僻静的山谷中,粗犷的男低音那深厚有力的歌声在回荡。这的确是大自然的杰作、天地间的奇景,若身临其境,就能感到乐趣无穷。
那么,响沙湾的沙子为什么会响呢?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有的说,在原来响沙湾这块地方有座展旦召。当时召庙规模很大,有喇嘛2000多人。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从这里经过,听见下面人声鼎沸,低头一看,原来是召庙里的喇嘛要造反。张果老冷笑一声,把在西天灌在鞋里的沙子往下一撒,转瞬间形成了一条长达800里的库布齐沙带。那座古老的展旦召,一下全部被埋在黄沙之中。然而喇嘛毕竟是神佛的弟子,有些法术,他们虽不见天日,可并没有死去,因而经常在下面擂鼓吹号,于是沙丘顶上便发出阵阵音响。
其实沙响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它的科学解释,至今尚无定论。据说,日本海滨、美国夏威夷群岛也有响沙。我国迄今发现大的响沙有三处,除了鄂尔多斯的银肯响沙,还有宁夏中卫沙坡头响沙和甘肃敦煌响沙。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处于内陆,曾有人试图把能发出声响的沙子搬运一部分到城市的公园里供人观赏,但没有一个能达到目的。这说明响沙不在于沙子本身的构造或形状,而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环境。据说宁夏沙坡头的响沙由于绿化造林等原因,改变了地面的客观条件,已经有几年不响了。这说明,特殊地理、气候、水文等条件可能是响沙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不少科技工作者对银肯响沙进行了探索和考察,试图揭开大自然的谜底。有人认为,沙子作响是由于该处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使沙粒带了静电,一遇外力,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有人认为是“共鸣箱”的作用,他们认为响沙都具有沙丘高大,沙坡背风向阳,沙湾前有水渗出等条件,在晴朗的天气里,由于水蒸发,渗水处或干河槽上空就会形成一道人眼看不到的蒸气墙,这个蒸气墙与月牙形的沙丘向阳坡恰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产生共鸣作用。
1984年6月25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开放响沙湾旅游点。现在,在响沙湾设立了旅游接待站,备有蒙古包、活动板房、骆驼、马匹、羊车等,还在响沙坡上架设了爬沙软梯和高空缆车。除了滑沙,你还可以骑骑骆驼(这里由专人饲养着300多头骆驼!),骑骑马,逛逛绿洲,或到沙漠中野炊、露宿,或到蒙古包享用民族风味食品,观看民族歌舞表演。一开始我们想开车进入沙漠边上的荒滩,但后来发现这里的路况太复杂——如果可以称为路的话。尽管新CR-V是SUV车型,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尽管它配备了225/65R17的宽大轮胎,但新CR-V的底盘并不高,如果没有较为高超的驾驶技术还是不要冒险的好。于是我们把车仅仅开到了荒滩边上,导游开着改装过的北京吉普2020将我们载至沙漠,然后步行爬上软梯到达顶端。
在响沙湾欣赏完落日后,我们继续南下至鄂尔多斯,进入市区我们才发现这个城市非常整洁,道路规划的整整齐齐,除了道路标识还保留着民族特色外,路边的建筑非常现代化,鄂尔多斯是2001年才被设立的地级城市,因此新兴的城市并没有过多的历史痕迹,大街上的人们穿着也非常时髦。我们到达这里恰逢是元宵佳节,路边路灯挂起的灯笼、炮竹声、城市公园的赏灯会使这个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一直到晚上10点多,道路上还非常拥堵。摄影师为了拍摄,从CR-V的超大天窗中探身而出,也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关注,我们戏称他也成为了这个城市一景。 车行贴示
包头——响沙湾:35公里
从包头市区出发前往黄河大桥,过大桥收费站后转向东胜方向上高速,往观碾房方向行驶大约25公里后响沙湾出口出,到达响沙湾景区。到了这里建议把车停放在停车场,虽然也可以买票把车开到沙漠边上的荒滩上,但是颠簸的路面和碎石堆很有可能损坏你的爱车。
响沙湾——鄂尔多斯:63公里
离开响沙湾后再次转上包东高速,前往鄂尔多斯市。在高速公路上没有鄂尔多斯的路标,只有东胜市路标。从东胜出口出高速即可到市区。成吉思汗陵,在鄂尔多斯市以南70多公里处。
第四天:返京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得不离开包头返京,短短的三天有太多太多的美景和美食没有来得及去欣赏和品尝,尽管如此,我们也在当地采购了不少东西——奶茶、奶酒、蒙古刀等等,再加上我们自带的行囊,塞满了整整一后备箱,好在新CR-V的后备箱拥有623升的超大容积,在放满货物后还可以用遮物帘将它们盖住。这次内蒙之行只是我们西行计划的一个开端,下一次《大众汽车· 汽车旅行》会走得更远,更加深入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带你领略到更多的内蒙风情和文化,别走开,精彩即将开始!
旅行贴士
包头市周边旅行推荐
五当召:藏名“巴达嘎尔召”我国喇嘛教三大名寺之一。包头东北70公里,途中还能看到赵长城遗址。
达茂:草原:包头北150公里,公路好走沿途景色好。没有过分开发的痕迹,可感受纯牧民的生活氛围。可路过秦长城遗址,残破的古长城延绵在山间苍凉悲壮,历史学家剪伯赞说这两处长城是最早的长城。
呼和浩特市周边旅行推荐
长城:呼和浩特境内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长城,总长度达1000余里。其中著名的长城有:位于市区北郊我国历史上最古老和使用年限最长的战国赵长城、秦汉长城;位于武川县被称作“金界壕”的金代长城;位于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的明代长城。在诸长城中,清水河县的明长城尤为引人入胜,长城雄浑古朴,犹如一条卧地的苍龙,逶迤穿行于群山峻岭之间,极为壮观。
昭君墓:又名“青冢”,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呼和浩特南郊九公里处。建于汉代,墓高三十余米,巍峨壮观。墓园青松垂柳,花草繁茂。民间对昭君墓有“辰如峰、午如钟、酉如枞”,一日三变之说,为呼市八景之一。
席力图召:席力图,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坐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座北向南,是呼和浩特建筑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在历史上和古代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清真大寺: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南街,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呼和浩特市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院。寺内建有圣殿、讲堂、穆斯林浴室和一座高达33米的望月楼。清真大寺集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成为呼和浩特市的一大景观。
车行贴示 过路费: 北京到包头 240元 包头到响沙湾 5元 包头到鄂尔多斯30元 鄂尔多斯到包头 30元 包头到呼和浩特 25元
鄂尔多斯市周边旅行推荐
响沙湾: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前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边缘。沙丘的沙子经磨擦碰撞会发出奇妙的声响,故名“响沙”。响沙湾坡上及沙顶没有植被,全是黄灿灿的明沙。游人爬到沙丘顶端,然后用双手拨动沙子往下滑,耳边遍响起了嗡嗡的声音,犹如飞机发出的轰鸣。
成吉思汗陵: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牧场的甘德尔敖包旁。陵园面积长宽各15公里。伊金霍洛为蒙古语,意思是“主人的陵园”。成陵陵寝由3个互相连同的蒙古包式的大殿组成。两旁建有陈列室。整个建筑雄伟壮丽,雍容大方,表现了典型的蒙古民族艺术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