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康养旅游 >>中华医药

春捂养生注意:捂好四大部位不生杂病
  发表日期:2024年9月16日  共浏览59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春捂要捂好四大部位

捂头:头为诸阳之会,最易散热,使热量丢失,因而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讲,戴顶适宜的帽子会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样的保温作用。

捂背:背为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兼之与心肺相邻,故其保暖显得格外重要。春天减衣时,莫忘留件适宜的背心,特别是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

捂腹:腹为阴中之阴,胃肠病患者和患有妇科病的女士要加强保暖,除了穿件背心外,最好不要穿开衫或将上衣扣子随意解开,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腹部。

捂下:由于寒多自下而生, 《千金要方》曾提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颇受后世医家推崇。遗憾的是,不少青年女性在阴寒尚未退尽之时,过早穿起了各式各样的裙装或短裤,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要风度,不要温度”,为追求美而不顾健康的做法极不可取。同时,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更不可急于脱去保暖下装,应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袜。

春捂养生注意这四点

1、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3、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4、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你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Google
 
上一篇:春季养生必备升补的“药膳”
下一篇:揪出春困“祸首” 有效缓解春困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9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88]
 · 北京大观园 [3652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5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85.9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