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美食 >>药膳食疗

喝温补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发表日期:2024年9月15日  共浏览33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大家也知道现在很多的人治疗疾病的话就是选择西药,而相比较调理身体的话选择喝中药的就是比较多的。但是还是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只是在慢慢的远离中药,这样的话对于一些喝中药方面的注意事项都是了解的少之又少,这样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那么,喝温补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1、服中药时,宜少吃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平时小孩、老人由于脾胃弱、消化功能差,在服中药期间更应少吃这些食物。

2、在服用治感冒的中药时,不宜吃生冷及酸性食物,因为它们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发汗。

3、在服用清热退烧的中药时,要禁用酒类、肉类、鱼类和辛辣食物。因为酒类及辛辣食物性热,而鱼、肉类则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一旦食后会使病情加重。

4、服用温补类中药时,需要忌吃绿豆、萝卜;不饮茶,因为绿豆、萝卜、茶皆为凉性,能降低药物温补的作用。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Google
 
上一篇:冬天养生:先分清温阳或滋阴
下一篇:温补肝肾食谱香烤羊切肩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4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31]
 · 北京大观园 [3656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9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476.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